保护企业家权益不能只靠“怒斥”
近日,一段区委书记怒斥干部的视频在网上流传。据介绍,1月16日,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区召开服务企业发展大会,区委书记卢俊锋怒斥当地部分干部欺负企业家。
这段视频受到很多网友欢迎,可以说是触及了现实痛点。一段时间以来,企业家的产权得不到保护、经济纠纷刑事化的事件时有发生,甚至还流传着“投资不能到某某地方”的说法。太原这位区委书记在会议上公开怒斥干部,想来当地的营商环境应该存在一些长期得不到解决的问题。敢于“怒斥”,说明这位区委书记不遮掩问题,不回避矛盾,体现了领导干部的担当作为,让人敬佩。
不过,要保护企业家的合法权益,不能只靠领导“怒斥”。有的干部胡乱作为,损害企业利益,这是权力之手越过了边界,属于“人治”,而领导放狠话怒斥这些干部,听起来很解气,也可能确实能解决一些问题,但归根到底仍然是“人治思维”。把企业当“唐僧肉”的干部不止一个两个,领导既没有千里眼,一一洞察这些伎俩,又没有分身术,次次都去怒斥。靠一种“人治”去纠正另一种“人治”,本身就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对于一些存在已久的问题,“怒斥”能达到猛药去疴的效果。但从长远来看,保护企业家的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仅靠一时的“怒斥”还非常不够。好的营商环境靠什么建立?法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是法治经济。只有在法治环境下,各市场主体才能平等参与竞争,才能最大限度释放活力。政府部门和领导干部应当为企业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划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让有形之手和无形之手各司其职,这样才能构建“亲”“清”的政商关系,建立良好的营商环境。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如果权力都能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何须领导再来“怒斥”?维护企业家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发展,不靠“怒斥”,靠法治。尊重市场经济规律,才是对企业最好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