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谨防“套路化”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毛泽东同志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提出,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传家宝”,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我们在倡导调研之风时,须力避“浅调研”“伪调研”“被调研”等“套路化”调研现象。
现实中,少数干部热衷于“钦差式”的“伪调研”,下基层调研层层陪同,作指示的多、躬行实践的少,做“老师”的多、当“学生”的少,“指点江山”的多、求真务实的少,导致基层不愿说真话、不想说实话,甚至不敢说心里话。
也有少数干部热衷于“走马观花式”的“浅调研”,下基层调研不愿扑下身子、撸起袖子、挽起裤管,仅满足于听一听、转一转、看一看,调研中只看“前庭”不看“后院”,只注重表面文章,不重视问题本质,对基层情况缺乏深入细致的了解。
还有少数干部热衷于“假把式”调研,到工作突出的地方调研多,到情况复杂、问题多、矛盾突出的地方调研少,参观有“路线图”、发言有“脚本”、访谈有“演员”,实质上搞的是形式主义。
实事求是是调查研究的生命线,像这种套路化、模式化调研,看上去场面热闹、轰轰烈烈,实则浮于浅表、流于形式,不但听不到老百姓的真想法、察不到基层的真问题、摸不到基层的真情况、找不到解决问题的真对策,反而耗费了基层干部的时间精力、伤了基层群众的心。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没有扎实的调查研究就难以形成有效的工作思路。广大党员干部应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转变作风、沉到一线,真正把基层情况摸清楚,把群众需求搞明白,把思路方法亮出来,让务实的调研为改革发展加油助力。
【作者为龙泉市基层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