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南山的话很实在须重视
国际疫情变化,真是形势比人强。截至3月15日,海外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累计已突破8万例,与中国境内的确诊人数相当,相信很快就会超过。
因为事态紧急,84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近日已多次连线美欧专家,分享治疗经验,介绍治疗难点,提出防控举措。与此同时,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国外疫情很像武汉早期,而两个月之内研发出特效药和特殊方法还是不太可能;本次疫情在6月份结束是可以期待的,但取决于各国的重视程度,假如一些国家不重视疫情的危害性和传染性,“结束的时间就不好说了”。对此,我国应该加强对输入病例的管控,避免境外输入患者成为新的传染源。
上海张文宏医生则明确表示,按照当前全球抗疫情况,疫情在今年夏天结束已基本不可能;而中国抗疫“二次过草地”一定能够成功,只不过可能短期内不会结束战役;全国人民必须有“抓抗疫、促生产”的思想准备,直至取得最后的胜利。
从现在的3月中旬到夏天,还有三至四个月时间;无论今年夏天疫情能否结束,我们都要明确:今次抗疫,一定是持久战了,必须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切不可意志松弛、麻痹大意。而且,现在不少境外倒灌输入的病例为无症状患者,对此必须进行强化监控,否则病毒就不是一般的“出口转内销”,很可能会“卷土重来”。如果不做好最坏的准备,那么最坏的结果一定会发生!
“对于新冠肺炎,预防还是关键,早发现、早隔离才是最关键的,只有全球合作,才有可能较早控制疫情。”钟南山所说的话,既是经验之谈,也是常识。他从不玩虚的,说话向来很实在,必须引起重视;而随着形势的变化,他也会作出新的判断。
但很遗憾,直到北京时间3月12日凌晨,世界卫生组织才宣布: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已经构成一次全球性“大流行”。这显然宣布迟了,迟了至少10天甚至20天,已然失去了把疫情控制在萌芽状态的最佳时机。例如,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就说,不采取欧洲很多国家实施的疫情遏制措施;宣称英国的方法是让大家感染,以建立“群体免疫力”——也就是让英国6600万人口中60%感染病毒,从而产生“群体免疫”现象。其本义是:当大多数人接种了疫苗,具有了免疫力,剩下来的少数人不肯打疫苗那不要紧,因为有大多数已接种疫苗的人构成了免疫屏障,使得病毒难以继续传播,无法触及没有接种疫苗的人,这就是“群体免疫现象”。
现在疫病防治的情况很清楚:迄今没有特效药,都是在已有的抗病毒药中筛选有些效果的。正如钟南山所说的:两个月之内研发出特效药不太可能。而疫苗从研制到真正能够使用到人的身上,同样需要不短的时间。那么,如今疫情防控的最基本的办法,仍然是隔离、隔离、隔离!隔离越早越好,越严越佳,如果不实行严格的隔离,那么疫情一定会失控。3月14日凌晨,特朗普总统在白宫宣布,美国进入“国家紧急状态”,这也已经显得很被动,如果执行不到位,那么美国的后果同样堪虞。
没有哪个时间不会过去,没有哪个结束不会到来。问题就在于,必须在结束之前,人类必须积极防控努力防治,把病毒带来的危害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