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要聚焦“三度”
制造业强,则产业强、经济强。伴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全球经济治理体系面临重大调整的可能性持续凸显,特别是产业转移和转型的加速推进,不断重塑着全球制造业发展格局。从全球制造业发展实践来看,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关键要抓住创新链、产业链和供应链三个核心环节。对于浙江而言,当以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姿态,加深创新链的“深度”、拉高产业链的“高度”、增强供应链的“韧度”。
加深创新链的深度
毋庸置疑,创新是一切生产力的源泉。工业革命以来的经验表明,制造业的发展从来都是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孪生兄弟”。每一次工业革命,都以技术创新为手段、产业化为方向,一次次塑造了制造业的发展规模和演进路径,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现阶段,世界主要经济体无一不把创新摆在经济、产业发展的突出位置,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抢占制高点。这背后的动力来自创新产生的红利是形成合理利润“垄断”的制胜法宝,也是在产业分工中占据有利位置的核心支撑。这启示我们,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问题不在于有没有创新,而在于创新的程度深不深、创新的成效好不好。没有深度的创新,就难以形成新的竞争力。为此,浙江要立足人才激励、配套建设、成果转化等,将创新这口井挖得深而又深,让创新源泉充分涌流。
要提升人才创造的活跃度。人是创新的主体,人的活跃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创新链的深度。为此,要聚焦人这一创新的最核心要素,持续增强本地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能力,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企业、科研机构的深入交流合作,尤其在人工智能、网络技术、新材料、生命科学等前沿领域。要创造条件,积极引进关键核心技术方面的科学家、工程师、工匠技师等。历史经验表明,个人对创新与技术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即使缺乏资本优势,健全的专利市场以及活跃的专利中介机构也会促使个人投入创新并取得成功。为此,要充分激发分散化个体的创新潜力,鼓励个人选择低资本投入和高知识投入的小型创新活动,与高校、企业、科研机构等形成叠加优势,成为有益补充,在人才的参与竞争中为创新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要增强创新配套的紧密度。创新活动除了人的作用,还离不开其他软硬件的配套服务。为此,在培育“最强大脑”的同时,也要建立“最强装备”。要高起点集聚和打造G60科创走廊、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之江实验室、西湖大学、浙江大学等创新科技平台,大力推动人才集聚、政策集聚、要素集聚和体制机制创新,全力完善软硬件配套设施。同时,根据技术难度、配套程度、团队水平等梯次等级,形成省级、国家级、世界级层次分明、功能互补、联系紧密的创新梯队。特别是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进一步增强配套支撑的灵活性、高效性,全力支持技术攻关。对于大型研发试验设备仪器,探索集中化管理维护模式;对于深度性、普适性工艺技术,探索集中化服务模式,以减少重复投入,提高创新效率。
要加大关联产业的嵌入度。创新活动不能脱离产业链独自运作,而需要通过多渠道的连接机制、嵌入机制,将创新成果高效率转化为产业技术。比如,搭建工业设计成果网上交易平台,推动设计成果产业化。同时,产业链存在的脱节、薄弱环节甚至“卡脖子”环节,如一些尚未突破的技术工艺难题,更要通过加大创新力度加以攻克,从而对产业链起到“补链”作用。从产业链的上、中、下游联系来看,创新一般聚集在上游,如研发设计等领域,由上游传导到中下游,引发产业链转型。但随着科技变革的深化,中下游的产业形态越来越具有多样性,如互联网新技术催生的线上销售等新模式。因此,要紧扣各个产业环节的业态、组织、管理等创新,沿着产业链做长做深做细创新链。
拉高产业链的高度
产业链的背后实质上就是价值链,产业链的高度代表的是所能获得附加值的高度。浙江的制造之路最先从产业链的中低端进入,经历了相当长时期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的发展阶段,这是符合发展规律的。但随着要素相对价格的变化,传统制造优势逐步失去竞争力。目前,浙江的制造业发展还面临着发达国家的技术垄断和新兴国家的成本竞争等“双重挤压”,这使得继续走传统产业的路子越来越艰难。未来的出路必须依靠已积累的资本和技术优势,加快向产业链中高端攀升,在夹缝中寻出路,在重围中求突破,在巩固传统产业、高新产业、集群产业等固有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筑就浙江产业链新高度。
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是浙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主阵地。顺应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有序淘汰传统产业落后产能,充分使用信息、智能、高端技术重新加以“武装”,着力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扩大中高端有效供给能力,实现产业链高增加值。比如,德国和日本的“隐形冠军”,许多都是中小企业,就是依靠精湛工艺、精良技术占领细分市场,成为全球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浙江要立志打造精、细、优的传统制造业品牌,推进涵盖管理、流程、技术等方面的改造提升工程,如传统产业集聚入园、传统企业“上云上平台”、机器人进工厂、新能源新材料应用等。同时,强化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提高生产过程和产品的绿色化程度;增强产业协同能力,形成大中小微企业协作配套的产业生态,扩大技术传导效应;强化信息提炼和共享机制,提升定制化、个性化生产服务能力。
加大新产业招引培育力度。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蕴含重大前沿技术,具有巨大发展潜力和引领作用。特别是智能制造等正在不断重塑制造业的新技术、新理念、新模式,智能装备、工业互联网、工业软件等已经广泛嵌入到制造业环节。为此,要围绕能够引领传统产业优化的技术领域进行谋划,大力发展机器人、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新材料等产业。比如,聚焦材料、设备等基础零部件领域,大力发展高分子材料、石墨烯等先进材料,提升材料产品率和性能稳定性;发展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等,提升生产精密性和产出高效性。同时,还要围绕能够引领现代服务业协同发展的创新领域进行布阵,如节能环保、信息技术、生物制药等。目前,浙江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业已形成了全国领先的特色优势,但芯片、半导体等研发能力还不强,要积极发展智能基础核心硬件、关键基础材料,形成“芯片—软件—整机—系统—信息服务”完整产业链,打造全国乃至世界重要的集成电路生产基地。
加强现代产业集群打造。产业集聚发展是我省的传统优势,也是制造业实现“弯道超车”的比较优势所在。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的制造业发展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主要工业产品化学纤维、电工仪器仪表产量占全国的近1/2,安防产品占据全球30%以上的市场份额。但不管是传统制造业还是新兴产业,浙江在打造全国、全球领先的产业集群上尚须继续努力。广东省目前已形成电子信息、绿色石化、智能家电等万亿产业集群;江苏省13个先进制造业集群总规模占全省规上工业的30%以上,其中八大行业规模均居全国第一、高端纺织集群规模超万亿元。产业集群不是简单的数量集聚,浙江要做大做优绿色石化、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数字安防、现代纺织等产业集群,培育代表性领先性龙头企业、“单项冠军”企业,在产业集群的传统优势上叠加先进特质,助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增强供应链的韧度
近年来,逆全球化现象的出现,引发了世界各国对供应链“韧度”的高度关注。供应链的稳定性,直接影响到制造业的持续健康平稳发展。浙江作为制造业大省,已深入参与全球分工协作网络之中,制造产品已深刻嵌入国际产业链和国际市场,但在核心零部件、关键工艺等引进和中低端产品出口等方面对外依赖性高,易受到全球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尤其是,随着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产业格局重构的加快演进,原本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加速向东南亚、南亚等国家转移,强化了发达国家的战略性供应来源。这使得浙江制造业对外的供应链优势削弱、供应链风险加大。为此,浙江要聚焦供应链“韧度”做文章,化被动为主动,全面强化供应链的多元、互联和灵活属性,以免出现因产业波动、贸易摩擦、国际市场变化等影响而陷入供应中断、制造停摆等局面。
增强供应“进”“出”多样性。聚焦芯片、精密仪器、医学影像设备、高端装备中的核心零部件,大力发展高性能材料和高精度智能新机械,加快进口替代,强化供应链抗风险能力,增强自主可控性,提升产业链完整性,扭转高度依赖国际市场高端生产制造环节的不利局面。同时,逐步推动高新技术企业的供应来源地调整,寻找优质替代供应方,最大限度保证供货安全。在强化供应链进口端多样性的同时,强化供应链出口端的多元度,从而保证生产制造的持续稳定运行。为此,要未雨绸缪,聚焦提升基于浙江制造比较优势的国际“话语权”,积极拓展多元市场,加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地区的贸易合作,大力拓展新兴替代市场。
增强供应服务的互联性。科技的快速进步不断打破产业边界,使得不同产业间技术的共享性、融通性持续增强,一个产业的技术突破往往带来关联产业技术共享水平的明显提升,这推动技术变革不断突破地理区域界线、时空界线、行业界线等。比如,分布式能源和动力、5G通信、智能立体交通、网络互联互通等将传统分割的空间、业务、技术等联通起来,提高了整体供应效率。与此同时,制造业联网也成为必然趋势。目前,浙江已涌现了一批工业互联网平台,如面向制造流程优化的阿里云ET工业大脑、面向物流供应链管理的传化智联智能物流供应链服务平台,未来要进一步发挥优势,推动实现更大范围的工业互联,打造全国有影响的工业互联网应用大省。
增强供应调节的灵活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自然灾害、国际争端等不确定性因素随时可能冲击制造业、扰乱供应链,这对制造业的自我调整和应变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智能物流等,加大一机多用工业机器人等研发投入力度,通过技术加持全面提升供应链的自我修复功能,增强生产制造的柔性和可调节性,强化应急时期重要制造产品的有效供给能力。随着我省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制造业服务化和服务业制造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朗,服务业对推动实现产品价值链提升和产业链延伸的作用越来越大。为此,制造业转型升级必须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协同发展,以服务性的思维方式、供给方式来创造更多可能,如通过发展供应链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使得制造产品的供应更加具有灵活性、竞争力,全面提升制造业在市场形势变化中的生产组织能力和产品供给能力。
【作者单位:省委宣传部,浙江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