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勇攀高峰的探索者

2020-05-11 09:25:03

海阔天作岸,山高我为峰。每一次勇攀高峰的科学行动,都值得致敬!

5月6日下午正式启动的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顶行动,备受瞩目。35名队员组成的测量队伍,分别来自国测一大队和中国登山队,科学家和专业登山者联手攀登,可谓强强联合。截至5月7日晚,从海拔约5300米的珠峰二本营出发,队员们已行进至海拔6500米的前进营地。

人类对于珠峰的测绘,最早可上溯到300多年前。1718年康熙朝绘制《皇舆全览图》,首次明确标上了珠穆朗玛峰的位置和名称。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进行过6次珠峰大规模测绘和科考工作,并分别于1975年和2005年,先后两次成功测定并公布珠峰高程:8848.13米和8844.43米。前后两次之间3.7米的误差,珠峰变低了,然而这就是科学。

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人类对宇宙和自然的求知和探索,总是这样一路艰险相伴。2019年国庆节期间,一部题为《攀登者》的影片,打动无数人。影片上半部分讲述1960年中国登山队王富洲、贡布、屈银华三人成功从珠峰北坡登顶的故事,自此开创人类首次从北坡登顶珠峰历史。后半部分,讲述1975年5月27日中国登山队再次成功登顶珠峰,正是那一次,中国首次公布珠峰高程。这些登顶珠峰的故事,曾经激励了几代中国人成长。

这些年来,人类从未停止过征服珠峰的行动,这也让珠峰越来越走入公众视野。但与此同时,过度商业化的攀登,多次发生的珠峰大“堵车”,以及由此衍生的登山安全、垃圾处理等环保问题,引发人们关注。

和单纯的攀登珠峰行动相比,科学考察所赋予的求知和探索意义,自是不可同日而语。拿这次珠峰测量行动来说,至少可以从这样两方面来衡量:一方面,新技术、新手段的推陈出新,让进一步测定珠峰精准“身高”成为可能。比如,GNSS卫星测量、光电测距、雪深雷达测量、卫星遥感……多种传统和现代测绘技术的应用,国产测绘仪器装备全面担纲,也是对国家科技进步、产科研软实力的检阅;而另一方面,对珠峰高程精益求精的再次实测,有助于精准掌握地壳运动、气候变化所带来的环境变化,有助于推进地震预报和减灾防灾等地学研究,体现出人类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国家意志、大国担当。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这些年来,无论是南极科考,还是火星探测,抑或是最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返回舱日前成功降落等,每一次勇攀科学高峰背后无不凝聚科学家们无畏艰险、求知探索的努力。这一次,对珠峰的测量行动,自然也不例外。其所引发的关注,必定会带动更多人崇尚科学、求索未知,并自觉投身于自然生态环境保护行动中来。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涂建敏 编辑:王洁
杭州宣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