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现国有银行在建设“重要窗口”中的风采

2020-05-25 09:30:24

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浙江“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的新目标新定位。国有银行作为党的银行、国家的银行、人民的银行,一切成果都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制度体系下取得的,必须坚定不移地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在建设“重要窗口”的宏伟实践中,展现国有大行的风采与担当。

国有银行发展成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国有经济、国有金融的主导地位。四大国有银行按照国家金融体系改革的推进,历经恢复期、转轨期、股改上市期等不同阶段,不断发展壮大,2019年末总资产达到103.2万亿元,是当年GDP的1.04倍。国有银行的发展成果不仅是“中国奇迹”“中国速度”的体现,更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实践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展现。

在公司治理上,国有银行发挥独有政治优势统领全局,始终沿着正确轨道奋勇向前。我国国有银行始终坚持党在公司治理中的统领地位,以党建培根铸魂,严格落实党集中统一领导的制度设计和工作机制,将政治意识融入经营管理、队伍建设、企业文化的血脉,推动党建与重点任务、日常经营深度融合,既体现了国有企业的本质属性,更夯实了基业常青的根基,汇聚起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能。

在价值取向上,国有银行与人民利益“一刻也不能分割”,推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提升。我们党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不懈追求。国有银行体现着国有资本意志,本质是为人民服务,扎实做好普惠金融、民生金融、消费金融,建立金融扶贫长效机制,不断增进人民福祉,与客户、员工构建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在与经济同频共振中实现改革发展目标。

在经营战略上,国有银行坚持“上下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解难题。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国有银行担负着信用供给、金融稳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重任,坚决听从党的统领和协调,积极营造效率与公平、活力与秩序兼备的融资环境和金融生态。在此次抗疫大战和复产大考中,国有银行始终战斗在最前沿,全力发放抗疫贷款、帮扶受困企业、主动减费让利,为党和人民打赢“两战”提供坚强金融支撑。

在风险控制上,国有银行依靠“中国之治”探索“金融之治”,实现长治久安。新中国成立70多年,国有银行始终伴随着党和国家大范围、宽领域、深层次的改革发展和全面开放,不断增强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特别是抗风险能力。以鲜明的价值导向、畅通的资金供给、恰当的风险偏好、有效的内部控制,有力应对了经济结构调整、国际金融危机等风浪洗礼,不仅助力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更圆满完成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等各项经营目标。

在人才培养上,国有银行坚持党管干部,造就了一支金融政治家队伍。党和国家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营造了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制度环境。国有银行严格落实好干部选拔考核标准,树立正确用人导向,构建市场竞争力、风险控制力、价值创造力“三位一体”科学考评体系,营造进退有序、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不仅培养了一批专业务实的银行管理人才,更造就了一支有理想、有信念、讲大局、敢担当、懂党务、会经营、善管理、重廉洁的全能型高管队伍。

努力建设金融业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国有银行是现代金融体系中的“定海神针”,掌管着金融资源配置的“大闸门”,守护着信贷资金传导的“大动脉”,必须在遵循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上,立足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汇聚磅礴的金融伟力,努力成为金融业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

在服务实体经济中当好“窗口”。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加剧、“后疫情”时代来临等新变化,积极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解决需求端“痛点”发力,不断加快资产结构优化、业务产品创新和金融对外开放,把金融活水更精准地引入实体经济“毛细血管”。要加快推动“融资畅通工程”,建立对民营特别是小微企业敢贷、愿贷、能贷的经营机制,并通过线上线下并举、政府增信、减费让利等多种方式,不断提升普惠领域的金融获得感。

在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中当好“窗口”。必须立足农村经济、生态、文明的全面提升,统筹谋划、精准滴灌。围绕美丽乡村、美丽城镇建设,加快培育“旅游+产业+商业+养生养老”一体化新业态,助力打造“千万工程”和山海协作工程升级版。持续优化农村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金融互联网,不断创新产品,扩大三农金融服务覆盖与供给。要常态化推进金融骨干下派乡镇挂职模式,造就一支懂“三农”、爱“三农”的金融复合型人才队伍。围绕如期全面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以资金优势带动产业、教育、医疗等多元化资源输入,综合施策,精准扶贫,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

在践行绿色发展中当好“窗口”。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围绕“生态文明建设要先行示范”要求,带头支持绿色金融改革发展试验区建设,探索构建市场导向型绿色技术创新体系,采取效能贷、绿色债券、绿色信贷资产证券化等“商行+投行”模式,高质量打通“两山”转化通道。以资本节约、质量改善、效益提升为核心,引导资金投向生态农业、绿色交通、清洁能源开发等项目,建立与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相配套的金融服务体系。

在培育优秀信贷文化中当好“窗口”。银行是经营风险的行业,信贷永远是银行业务的根本。培育新时代优秀信贷文化,必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是金融的宗旨,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的教导,突出国有银行本质属性,坚持以守住事实风险为底线,切实提高风险识别、把控和化解的能力,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断细化完善和丰富信贷文化内涵,构建站位高远、风控精准、与时俱进的信贷文化,促进信贷资产高质量发展。

在推进数字化转型中当好“窗口”。国有银行数字化转型,是数字中国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强化数据分析应用,丰富数据仓库,做大线上供应链融资,打造线上贷款“新名片”。要加快推进开放银行建设,将金融服务有机嵌入老百姓衣食住行各环节,搭建生活、消费、居住等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场景,重塑金融服务“新生态”。要以客户为中心,将智能化、便利化的交易功能融入服务旅程,建设智能网点“新标杆”。

坚决担纲服务“六稳”“六保”的金融排头兵

国有银行要将抓“六稳”、促“六保”作为当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务,全力做好金融精准服务。

以“稳金融”做好“六稳”。只有金融发挥出经济要素“助燃器”的作用,其他五项“稳”的工作才能迎刃而解。要着力危中寻机、危中见机,探索化危为机的方法论,从“稳住企业就是从根本上稳住就业”的认知高度,以资金供给和产品配套服务,支持和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同时坚持防控风险与释放风险并重,合理把握风险化解的力度和节奏,防止政策误伤,稳住市场预期和投资者信心。

以“强金融”落实“六保”。要把支持制造业发展放在突出位置,加速供应链金融的前瞻性布局,促进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达产,助力打造自主产业链,服务好制造强国建设。要重点加强对粮食能源安全相关产业的金融支持,切实稳住“米袋子”“菜篮子”。要围绕扩大内需,加大文化、旅游、健康等产业的金融服务供给,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合理释放消费潜力,带动经济增长。

以“活金融”激发市场活力。要在全球产业链面临冲击、经济业态重新洗牌的进程中,充分挖掘新型消费、平台经济、无人配送等产业、行业成长潜力,呵护和培育好国家未来经济的增长源。要借这次疫情摸清存量企业家底,扶持一批真正有市场竞争力、发展潜力的优质企业,支持其做大做强,在世界舞台上闪亮登场。

【作者为浙江省银行业协会会长、正高级经济师】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冯建龙 编辑:王洁
杭州宣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