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背后是大写的“人”
作为今年全国两会的“重头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已经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这部“人民权利的法律宝典”呼之欲出。
民事法律是民事权利最集中的体现,而民法典是民事法律集大成之作。十几年前,笔者在大学第一堂法理学课的课堂上,教授曾感慨地说:“什么时候,我们国家才能拥有自己的民法典啊。”这句话至今记忆犹新。事实上,我国曾于1954年、1962年、1979年和2001年先后四次启动民法制定工作,直至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编纂民法典”,经过几年艰苦细致的立法工作,几代夙愿终于要成真了。
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和“保障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几乎所有民事活动都能在民法典中找到依据,民法典的诞生将深刻影响每个人的生活。因为法典里每一页里面的每一个字,都以“人”为中心设计,为“人”而书写。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孙宪忠曾打了一个形象的比方:“如果说宪法是飘扬在空中的一面旗帜,指引着国家前进,那么民法典就是将国家治理的目标落在了一个个的‘人’身上,在祖国大地上迈出扎实的步伐,对社会生活发挥着实实在在的作用。”
综观民法典草案的1260个条款,每一个条款背后都是大写的“人”字。有的是明确人的权利、回应人的诉求,比如,民法典草案将人格权独立成编,突出保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权、名誉权、隐私权等重要权利。这是民法典的重大创新,体现了国家对加强人格权保护的重视,彰显了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顺应了新时代人民群众的呼声;有的是解决人的痛点,以社会普遍关注的“高空抛物坠物”伤人事件为例,民法典草案不仅规定了高空抛物者的侵权责任,还规定了物业等建筑物管理人应当担负的安全保障义务,以及规定了有关机关的调查职责;有的是尊重人的意愿,比如草案增加了打印、录像等新的遗嘱形式,让遗嘱尽可能体现立遗嘱人真实的意思表达。可见,民法典的编纂紧密围绕基本民事权利的确立、实现、保障和救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事法律制度体系进行了丰富和完善,处处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民法典编纂过程中,先后10次通过中国人大网公开征求意见,累计收到42.5万人提出的102万条意见和建议。10次,42.5万人,102万条,这背后正是“民之所呼,法有所应。”
“在民法慈母般的眼里,每一个个人就是整个的国家。”民法典之于百姓权利、社会治理、国家法律体系的地位和意义,以及国家立法机关、几代民法学家和法律工作者为此付出的努力,越来越清晰地展现在公众面前。我们充满信心期待民法典为全面依法治国提供有力制度支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有力法治保障,而这也将是人类法律文明史上的崭新路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