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为基层减负”持续落到实处

2020-06-04 08:57:59

切实把基层干部负担减下去,必须以钉钉子精神精准发力,持续向形式主义痼疾开刀——

我省日前下发《关于持续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若干措施》,清单式“持续减负40条”,是对推进基层减负的再深化、再部署、再落实。早于2019年4月,我省已出台“基层减负20条”;而这一次的《措施》,更着眼制度保障,注重细化务实,也让基层减负有了抓手。比如,在提高精准性上,“对治理文山会海提出底线目标,相比去年只减不增”“8月底前督查检查考核指标数量削减30%以上”“没有实际意义的节展节庆论坛,一律不予审批”;在明确界定减负主体上,“既给基层干部普遍减负,又给主要领导精准减负”“既抓党政机关减负,又抓事业单位减负”等。

持续为基层减负,要向改革要动力。减负不是减效,松绑不是松懈。比如,这次《措施》就明确提出,要“规范瘦身议事协调机构。省级议事协调机构成员单位控制在10个以内;同时,不要求市里、县里一一成立对应的协调机构。”此外,“规范基层属地管理。对职务事务下沉到乡镇(街道)、村(社区)、网格的三项准入制度,建立三张事务清单,让基层不再做‘背锅侠’”,无疑都切准了基层减负痛点。上面千根针,下面一根线。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之弊久治不愈,发病在基层,病根在上层。机关精简了,职能归并了,会议文件和督查检查考核减少了,才能扭转重“痕”不重“绩”、留“迹”不留“心”现象,压在基层干部肩上的担子才会减轻。

要善于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推进。推进基层减负,有一项重要利器,就是信息化工具。《措施》提出,“深化机关内部‘最多跑一次’改革,逐步实现事项‘一张单’、集成‘一件事’、办事‘一张网’”。事实上,在这一次打赢抗击疫情和复工复产“双战役”中,杭州的“健康码”就屡建奇功,不仅有效规避了“表格抗疫”等,而且极大减轻了基层工作人员负担。在信息化手段运用上,杭州有得天独厚优势。构建智慧城市,建设好城市大脑,更加注重对基层治理应用场景完善等,让数据多跑路,干部群众就能少跑路,不跑路。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措施》下发,还突出了“持续”两字;而基层负担这个痼疾具顽固性,解决这一问题也恰恰需要驰而不息地落实落细。一方面,必须杜绝“一阵风”,以钉钉子精神持续发力,防止落入“减而又增”的怪圈之中;另一方面,也要着眼破解现实难题,持续探索好的经验和做法,进一步把广大基层干部干事创业手脚,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束缚中解脱出来,更好地守初心、担使命。

当然,考验减负是否真的落到实处,仍然是要以改革精神为牵引,向改革要动力,以深化治理改革为基层放权赋能,以激励实干为导向,打破条条框框,为干部担当作为赋予好的条件环境。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本报评论员 涂建敏 编辑:王洁
杭州宣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