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垃圾背后的大治理
6月11日,全省生活垃圾治理攻坚大会召开,亮出了浙江治理生活垃圾、践行垃圾分类的成绩单,也坚定了将这场攻坚战进行到底的决心。
生活垃圾治理并不是小事。这不仅事关民生福祉,更关乎生态文明和高质量发展。这几年,我省垃圾分类的顶层设计不断完善、推进力度持续加强,成效已经初显。今年的疫情,再次让我们审视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提高生态文明素养的重要性。要从生活垃圾治理这个“小切口”入手,推动省域治理“大战略”,促进文明素养“大改观”。
生活垃圾治理也不是易事。在当前的实践中,有不少治理短板要补齐,不少顽瘴痼疾要根治。群众对一些地方垃圾乱堆乱放、投放不够简便易行、收集处置先分后混、“九龙治水”管理等问题反映强烈。今后要更进一步做好治理工作,就需要锚定目标不放松,重点攻克源头减量、前端分类、后端处置等重点难点,加强科学管理、形成长效机制。尤其要抓住数字化带来的新机遇,以科技创新推动垃圾治理模式迭代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生活垃圾治理更不是单方面的事。它涉及政府、企业、社区、居民等多方主体,是全社会的共同事业,是一场发展理念和生活方式变迁的深刻变革。在浙江,垃圾分类教育进学校、进课堂,倡导“用小手拉大手”,旨在让每个孩子、每个家庭、每个社区都成为垃圾分类、绿色生活的实践者。只有充分激发社会力量,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格局,才能成功探索成本可控、成果可见的生活垃圾治理模式。
生活垃圾治理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我们要看到成绩,也应正视问题。要有时不我待的锐气、持之以恒的韧劲,坚定不移地将这场攻坚战进行到底,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成为展现“重要窗口”靓丽风景的发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