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看电信运营商负起主体责任

2020-06-19 08:55:44

骚扰电话被称作耳根子边的“牛皮癣”,久治未愈。国家历次严厉打击,但骚扰电话仿佛仍“野火烧不尽”。这个僵局最近有望打破——

6月18日,浙江电信、浙江移动、浙江联通三大通信运营商联合发布《浙江省电信行业运营商整改措施》(以下简称《整改措施》,即日起正式实施,就骚扰电话多、套餐收费争议多等全省消费者普遍关注的治理问题,提出诸多针对性举措。概而言之:一方面,就是要通过共同建立电信行业放心消费协作机制,推动全省电信行业积极开展“放心消费在浙江”建设活动。另一方面,针对骚扰电话产业链中的痛点难点问题,以数字技术介入,努力提升数字治理水平。此前的5月14日,省市场监管局和省消保委就群众治理关切,对三大运营商进行联合约谈。

整治骚扰电话,要努力提升“人防”与“机防”水平。放眼全世界,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尝试引入了“谢绝来电注册”机制,重罚违规者,保护注册用户。2019年3月,工信部发布《关于2019年信息通信行业行风建设暨纠风工作的指导意见》,首次援引该制度。当然,从治理现状看,仅有“谢绝”是不够的,还必须抓住重点行业高发领域,以铁的手段和决心予以整治。像房产租售、小贷金融、保险基金、装饰装修等,基本都属于“重灾区”。此外,骚扰电话花样翻新,由人工到机器拨打,甚至实现“精准”骚扰,都给有效治理提出挑战。

必须加大数字化治理。比如,《整改措施》提出要努力提升防骚扰能力,提升拦截水平,提高移动“机伶”、联通“来电管家”、电信“天翼访骚扰”等防骚扰免费业务使用率等。以笔者自身体验为例,自去年朋友推荐使用“机伶”后,通过搜索微信公众号加关注,操作极简便,骚扰电话却自此骤减。此外,《整改措施》还提出,“鼓励并支持消费者对骚扰电话进行标记”“消费者投诉或标注达到一定量时,应采取限制呼入呼出、解除协议等措施”,都提示我们,提升数字化治理水平能力,不仅有利于加大源头研判,也能发动社会公众有效参与。

也应看到,个人手机号码被泄露,当中可能存在信息安全问题,涉及源头治理。但是,换个角度看,就现阶段而言,骚扰电话过多过滥,其实都绕不开运营商这一关。作为通信资源的掌控者和分配者,一边是商业利益,一边是用户权益,作为中间的电信运营商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是打击骚扰电话中的关键一环,客观上,也影响到治理上的效果。事实上,上述《2019年信息通信行业行风建设暨纠风工作的指导意见》就曾指出,“部分(电信)企业为民服务意识不强、经营服务行为不规范、网络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仍然存在”。对三大运营商的约谈和整改,正是要努力促使其牢牢负起主体责任。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期待这一次的多措并举,能够真正治出成效,治出水平,早日还社会公众以耳根上的清净!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本报评论员 涂建敏 编辑:王洁
杭州宣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