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才应是“劳动教育课”的“硬核”
教育部近日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劳动教育目标框架及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主要内容等进一步作出明确要求。然而来自新华社的报道称,除上海、北京、广东、浙江等少数省份建立了劳动教育体系,其他地方劳动教育体系仍是空缺,一些学校目前开展的劳动课实际是“综合实践课”——“春季常见流行病的调查”“母校情”“地震有前兆吗”等等,动手内容很少。
根据纲要,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小学1至2年级课外校外劳动实践每周不少于2小时、中小学其他年级不少于3小时,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这些规定,被称作劳动教育课的“硬核”。然而仅仅将学时作为劳动教育课的“硬核”,这个“硬核”实现起来实在太过容易,真正的“硬核”不是学时的多少而是“课”的内容。
该如何设计“劳动教育课”?不少学校开展技能培训,教学生种菜、做饭、养花……这些形式作为“劳动教育课”的载体固无不可,但前提是必须明白,“劳动教育课”的目的不是培养劳动的技能,而是培养劳动的能力以及对于劳动的热爱。道理很简单,技能与能力是两个概念,技能可以“学”而“能”,能力不可以“学”而“致”;技能是单一的,能力则是触类旁通的;技能受客观环境限制容易失去用武之地,能力则能突破限制闯出一片新天地。相对于“技能”,“能力”是一个更大、更丰富的概念,也更能体现劳动的精神。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孔子是鄙薄农事吗?不是,而是不愿意把教育的层次降低到技能训练。
劳动教育课,“硬核”就是“劳动”二字——要让学生“劳动”起来,并通过“劳动”来领悟劳动的意义,形成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劳动教育课”可以通过非“劳动”的形式进行吗?偶一为之未尝不可,但决不可以成为常态,坐而论道既培养不出劳动的习惯,更培养不出劳动的精神,甚至可能适得其反,填鸭式的灌输方式会让人从此厌恶劳动、远离劳动。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固然有助于学校、家长、学生三方更加重视劳动教育课,但如何“评价”是关键,如何仅仅针对知识与技能,那么“劳动教育课”极很可能异化为另一种应试教育。
其实劳动教育,有没有“课”不是真问题,真问题是学校与家长能否认识到劳动之与一个人成长、成才、成功的重要性,之与人生幸福的重要性。认识到了劳动的重要,那么劳动教育也就不必限于课堂、限于学时,而可以随时随地——在家庭生活中、在与朋友交往中、在旅途中……劳动就是一种付出,有付出才能有收获;一个人种花种菜做饭扫地样样皆能却永远不明白付出与收获的关系,一个人种花种菜做饭扫地样样不能然而他始终勤于付出并用付出来追求美好生活,那么这样两个人,谁才更属于劳动教育的成功之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