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就业率真实 高校给学生的“最后一课”
又是一年高校毕业季,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是就业率。有媒体调查发现,有的高校为了让就业率看起来高一些,用各种手段让毕业生签订非真实意愿的就业协议。这样一来,就业率的数据“好看”了,但是学生的利益却受了损害。
社会大众较为看重高校的就业率。近年来,高校毕业生数量持续增加,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并不乐观。今年再加上疫情影响,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更加困难些,就业率恐怕难以让人满意。部分高校不愿意接受现实,片面追求就业数据,软硬兼施让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这些就业协议本身是真实的,但是毕业生不会去协议上的单位工作,只是作为统计就业率的依据,这就是俗称的“表格就业”,是彻头彻尾的形式主义。
高校在就业率上玩花样,既损害了学生利益,也干扰了国家判断。学生“被就业”,就失去了应届毕业生的身份。而一些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招考,对应届毕业生和往届毕业生有不同的规定。高校弄虚作假,很有可能影响学生的真正就业乃至前程。就业率也是有关部门分析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重要标准,如果高校给就业率“注水”,会导致就业形势失真,进而影响有关部门的政策制定。对就业率动手脚,高校自认为能得到好名声,但会对学生和社会造成较大损害。
高校人为操控就业率,短时间内能蒙蔽社会大众,但瞒不过广大毕业生。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诚信是社会对每个公民的要求。堂堂高校居然搞“虚假就业”,诚信何在,又何谈为人师表?为了让就业率“好看”就可以弄虚作假,以后是否还有底气和颜面教导学生诚实守信?高校逼迫毕业生签订非真实意愿的就业协议,很可能让自身形象和多年来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毁于一旦。从这个意义上看,如何对待学生的真实就业情况,相当于高校在学生毕业之前给学生上的“最后一课”。这“最后一课”上得如何,某种程度上决定了高校对学生教育的成败。
高校希望自己的毕业生都有好前途,这种想法完全正常。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一靠平时的认真教学,二靠强化就业指导,为毕业生提供丰富的就业信息。而在就业率统计数据上动手脚,纯属掩耳盗铃,得不偿失。
毕业生离开校园、走上社会,算是真正开始了人生之旅。在这个重要的人生节点,高校应当以身作则,给学生上好“最后一课”,让学生在新的人生阶段开好局、起好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