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130年:化人生痛苦为激情洋溢的美
死,是不存在的;因为,那些艺术杰作活着。
2020年7月29日,深刻影响后世人文文化的画家梵高,辞世130周年。
不久前,在杭州浙江展览馆展出的《心灵的畅想——梵高艺术沉浸式体验》,悄悄降下帷幕,诸多前往参观、沉浸过的观众,都在微信朋友圈分享那份激动;梵高生平的序厅、沉浸式的主厅、梵高卧室还原厅等等主题区块,都通过现代科技,重现了梵高感人至深的艺术作品;历时近三个月的展出,观众络绎不绝。几天前,有个报道说,在杭州湾海上花田,上千平方米“美到窒息”的向日葵,迎着夏日的风追随着太阳,会让很多人想起梵高的《向日葵》。而两年前就登陆杭州的“梵高星空艺术馆”,以梵高作品为主体元素,成为了新晋的网红打卡地……
世界上,还有比梵高更让人激动、让人澎湃的画家吗?恐怕不多了。文森特·梵高,1853年3月30日出生于荷兰乡村,他从27岁开始画画,到37岁“自杀”,仅仅十年时间,就从“零起点”一路狂奔抵达艺术巅峰;他成为了印象主义画派的代表人物及创始人之一。但在这短短37年的人生中,梵高始终穷困潦倒、爱情失意,受尽世俗的冷遇与摧残,直到临死前不久,才卖出过一幅画作,收获了400法郎。
真正的艺术,可以等待未来。在今天,梵高的画作屡屡创下天价拍卖纪录,何止“比颜料更有价值”;世界上哪个博物馆有他的画作,都是镇馆之宝。有的艺术家为当下添彩,有的艺术家为未来存在。梵高,化人生痛苦为激情洋溢的美。在我们喜爱的诗人海子的笔下,梵高是一位“瘦哥哥”,他“把星空烧成粗糙的河流/把土地烧得旋转/举起黄色的痉挛的手,向日葵/邀请一切火中取栗的人”。
半路出家的梵高,是真正的艺术天才。天才的产生,不提供任何特定的法则。梵高是漂泊者又不是漂泊者,因为有画笔和画布陪伴着他;梵高是独行者又不是独行者,因为有绘画的对象陪伴着他;梵高是饥饿者又不是饥饿者,因为有弟弟提奥无私地资助他。那个年代的梵高,纯粹而又深情,他有着孩子般纯洁的心。梵高蘸着绚烂的油彩,在张开的狰狞的画布上,在血与火的碰撞中,无数次倾泻他的心灵。那是线条色彩的奋昂挣扎,那是生命律动的崇高活力,那是艺术创作的无限激情——燃烧,燃烧,还是燃烧!
黄色,是梵高色彩的主题;旋转,是梵高线条的旋律。梵高笔下,大多是璀璨的乡村风景和朴质的劳动人民。我们黄土地的人,看了分外亲近。麦田里一片金黄,一群乌鸦惊叫着飞向天空……艺术就是一种情感语言,而梵高的作品无疑是情感强度最高的,那属于现代艺术的神品。在直抵人心的艺术激情面前,一切技法都显得那么苍白。
梵高是天才的梵高,梵高是激情的梵高,梵高也是疯狂的梵高。天才往往不正常,梵高就饱受疾病的折磨。知否,梵高的生日——每年3月30日,被定为“世界双相情感障碍日”;双相情感障碍,即“躁郁症”,既有躁狂的发作,又有抑郁的发作,是一种特殊的抑郁症。然而,“我们可能在一张《向日葵》前掩面而泣,我们可能在一张《自画像》前惊叫起来,我们可能在一张《星空》之前热泪盈眶……”
当梵高笔下的向日葵成为了太阳,一百多年来,无数的欣赏者在它面前,站立成向日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