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没有幸运的“偶遇”
急救很重要,或许学会急救知识的人们几十年都遇不到大显身手的机会,但一旦有突发情况,就能派上用场。目前我国的心肺复苏术普及率不到1%,亟需加大普及力度。
一个男人倒地,一群游客围着,唯独一人正在拼命地做心肺复苏,但是方法和位置,都不正确。这是8月4日发生在杭州桐庐芦茨湾景区的一幕。就在此时,带着孩子在那里疗养的杭州某幼儿园保健医生杨琴菊恰好路过。这位曾在浙大二院工作多年的医务工作者,此前接受的心肺复苏专业急救知识终于派上了用场。杨女士拨开众人,迅速展开急救。
作为好人好事,这个故事很完美。但仔细琢磨,总让人觉得缺了点什么。没错,缺的就是心肺复苏急救知识的大众普及。
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有55万人死于心源性猝死,相当于每天有1500人。国际医学专家表示,属于心源性猝死的患者倒下后,如果能够在5分钟内接受心肺复苏,复活率可达35.5%;10分钟内给予心肺复苏成功率为18.9%。而8月4日这天,上海这位游客,本有可能成为每天1500人中的其中一位不幸者,幸运的是,这一天,他成了18.9%复活者中的一位。
另一个残酷的数据显示,中国的心肺复苏术普及率不到1%。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这天芦茨湾景区人群中,除了杨琴菊,只有一位略懂一点心肺复苏常识;为什么去年接待游客超过150万人次的芦茨湾景区内,遇到如此突发情况,现场只能打120急救电话,却找不到一位掌握心肺复苏术的医务人员或者志愿者。
生命很脆弱,不能期望倒下的时候正好遇对了人。急救很重要,或许学会急救知识的人们几十年都遇不到大显身手的机会,但一旦有突发情况,就能派上用场。正因此,今年6月山东潍坊摆地摊的大军中,一位名叫张军桥的医生摆摊“救命”,免费教会市民心肺复苏术,此事成为佳话。如果心肺复苏急救知识能够普及大众,那么人人可以该出手时就出手、会出手,心源性猝死的不幸者总数就会大幅减少,瞬间倒下去的时候,就不会把一条生命寄托在幸运地偶遇一位能够熟练完成心肺复苏者的巧合上。
中国社会,不缺愿意出手相助的好人,但严重缺乏杨琴菊、张军桥这样能够熟练完成心肺复苏的好人。10分钟可以手把手教会的心肺复苏术,我们却几十年只停留在不到1%的普及率上,这门课,必须尽快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