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天才 万里挑一 仅是起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近日发布录取名单,浙江学生竟然占了四分之一——今年全国共录取48人,其中浙江12人,全国最多,比中科大所在的安徽省还多1人。
少年班是针对早慧少年的一种特殊教育,浙江基础教育功底深厚,许多孩子都很聪敏、用功。被录取的孩子,万里挑一,属于天才少年,是同龄人中的凤毛麟角。这48人中,女生共有10人,其中包括杭州学军中学的魏莱。《都市快报》报道说,魏莱同学2004年出生,今年才16岁,“一张娃娃脸”。她进建兰中学直接就读了初二,进学军中学后,又在高二就参加了高考,通过了少年班的考试。魏莱很小就崭露出惊人的数学天赋。她爸爸是浙大博士,负责她的学习,“女儿最大的特点是淡定,学习氛围很重要”。
今年,温州中学也有两人被少年班录取,其中林博文同学才15周岁。笔者留意到林爸爸分享自己的一个经验,就是“从小没参加过培训班”,只是“课堂上多记笔记”。现在,课堂上不好好学,课余拼命去参加各种培训班的情况很严重,有的家长竟然同时会给孩子报10多个培训班——这,才是透支学习力,才是拔苗助长。
成才之路千万条,并不是非得进少年班。而且确实,少年班也引起过不少争论。反对者认为,这些少年既然智力超常,按部就班肯定也会考上不错大学,没必要专门办少年班;把这些天才少年集中起来,形成特殊群体,脱离多数学生,不利于全面成长;少年班是“拔苗助长”,是“违背教育规律”等等。事实上,现在的少年班更像是“准青年班”,多数学生为16岁、17岁,距离18岁成人也只差一两岁,不再像过去一样差距巨大,有的还以“14岁进少年班”为傲。
这些天才少年进了大学,就要面临完全不同的学习环境。大学的使命,是为人才打基础、为中才定规则、为天才留空间,全世界都一样。中国不缺少天才,缺少的是优化的环境。少年班的创办,就是试图让一些学习能力超强的天才少年走在前面,因材施教,进行差异教育。早在1974年5月,物理学家李政道回国访问时就曾率先提出办少年班的设想;1978年3月,中科大少年班正式创立。
尖端人才培养,是当今世界的重大课题。美国早在1973年就通过了一项《天才教育法》,为天才教育提供物力、人力和法律保障。少年班培养的孩子,有的日后贡献巨大,有的默默无闻,需要客观看待。不管如何,进入中科大少年班,仅仅只是起步,未来的成才路,同样是“道阻且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