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和健康
抑郁,我们各自隐藏的疾病;抑郁,我们相当无知的疾病;抑郁,已然越来越年轻化的疾病……
9月11日,国家卫健委公布了《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其中将青少年抑郁症的防治提上日程。方案要求,高中及高等院校,要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设置心理辅导(咨询)室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配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必修课,每学期聘请专业人员进行授课。
这个工作方案,功德无量,尽管来得有点迟。抑郁症正在成为人类第二大杀手,仅次于癌症;全球预计有3.5亿人患病,尽管程度不一。数据很能说明问题:2016年10月,重庆某医学院校一年级新生抑郁症状调查结果显示,轻度及以上抑郁症状总检出率为35.9%(财经杂志公众号2020年9月12日报道);《2018香港青少年生活状况调查》表明,有30%的香港受访青少年的抑郁指数属中等至极度严重(2018年6月5日大公网报道),这里还不包括轻度。总之大约是“三分之一”,这远比想象中普遍,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这几年来,仅仅是在我的同事、朋友、学生及其家人当中,就有多位罹患抑郁症,多人自杀告别了人世。同时,我也直接帮助了多位朋友摆脱了抑郁症的缠绕,恢复健康,过上了正常的生活。我研读过多部有关抑郁症的著作,其中包括知名媒体人、《中国改革》杂志执行总编辑张进亲历抑郁症的《渡过》系列;我也陆陆续续写过十多篇有关抑郁症的评论。我深深地知道,国人对抑郁症的认识还处在非常初级的阶段,很多人根本不能正视抑郁症——自己不承认,因为有病耻感;外人不理解,因为不具备基本知识。如此这般,抑郁这个健康杀手,必然就更加肆无忌惮了。
越精英,越抑郁,天才往往不正常。名人得抑郁症的,数不胜数,从林肯到丘吉尔,从托尔斯泰到川端康成,从梵高到海明威,从海子到三毛,从张国荣到杨坤,从崔永元到白岩松等等等等,真是太多太多;面对“至暗时刻”,有的不幸自杀,有的成功治愈。
抑郁症首先是生理性的疾病,和遗传基因有关,和大脑神经萎缩异变有关。抑郁症当然跟外因——外部压力有关,但外因都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不能简单地把抑郁症看成是心理精神疾病。其实许多抑郁症患者的思维非常清晰,有的“微笑抑郁症”患者,外人甚至一点都看不出他或她有什么不正常。
这次颁布的抑郁症防治工作方案,不仅包括大中学生,也包括孕产妇和老年人。尤其产后抑郁症,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年轻的母亲为什么会带着她幼小的孩子一起赴死?绝大多数都是抑郁症给害的。
面对近年来抑郁症明显的低龄化趋势,在大中学生中进行抑郁症知识教育,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极其重要,非常必要。在香港中文大学,为了关爱学生身心健康、应对学生抑郁问题,设立了各种专门机构,其中有“身心认知运动中心”,有“心理健康辅导中心”,有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与防止自杀热线等等,为需要者及时提供咨询和治疗,及早打断恶性循环的锁链。无论如何,把抑郁解决在萌芽状态,就是最佳选择。
生命在于和谐健康,它有四要素:均衡营养,适宜运动,适时休息,有效疗愈。抑郁症可防可治,上上下下真正重视起来,这个可怕的健康杀手必定可以变得不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