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崑:95岁院士和千万元捐款
感动了。
95岁院士捐款超千万。
那是毕生的积蓄,“裸捐”了。
不久前,华中科技大学95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崔崑和93岁的夫人朱慧楠教授,决定向华中科技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捐款400万元,设立“新生助学金”;在未来5年内,每年向133名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各资助6000元。
9月13日央视《面对面》采访报道崔崑院士,他思维清晰,表达流畅,语速之快,让你感到他根本就不像一个95岁的老人。“把钱都用出去,用到有用的地方,我们走的时候就很快乐。”崔崑的声音,感人至深。
这位在慈善公益领域“乘风破浪”的爷爷,太令人钦佩。崔崑和妻子最早一次捐款是在2013年,那年他们向华中科技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捐出420万元,用于设立“勤奋励志助学金”,5年捐完。在今年上半年,他们又捐了100万元,以老党员的身份支持武汉抗疫。合计所捐千万元,都来自夫妇俩的工资和补贴。
伟大的人,总是简单的。一个人抵达人生的至高境界后,身外的万物就不再具有吸引力。崔崑和老伴一直住在学校分配的院士楼内,自己没有买房子;他不吸烟、不喝酒,过着简单而健康的生活,他说,“我吃有益健康的东西,一个月用不了几千块钱。”他的一件夹克,甚至穿了30年,就因为好穿,“拉链都不坏”——看到这里我乐了,我有一条裤子60元买的,穿了18年才退休,也是因为好穿,不过相比崔老的30年,差距还是好大。
从81岁开始,崔崑院士致力于著书立说,用了7年时间,独立完成了《钢的成分、组织与性能》的撰写。他说:“写不出来会是我一辈子的遗憾。”全书200多万字,1500多页,是一部中国特殊钢的百科全书。之后他又用7年时间修改补充,出版了第二版,分成6个分册:合金钢,非合金钢、低合金钢和微合金钢,合金结构钢,工模具钢,不锈钢,耐热钢与高温合金……他现在还在写第三版,不断加入新技术。“学到的就要教人,赚到的就要给人”,前者是教育家,后者是慈善家——“钢铁院士”崔崑先生两者得兼,此乃非凡的“刚柔相济”。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青年学生都有一个思想成长的过程,在困难时期得到的帮助对他们思想很有用。”崔崑讲到,他资助的贫困学生中,有个女孩后来去广西农村支教,碰到一个贫困而好学的孩子,她就要帮助这个小孩子,“一个月两百块钱,鼓励他上大学”。这,就是扶贫助学的薪火相传。哲人有言:“人生和事业的最大的乐趣,就是成为不同于出发时的自己。”当受资助者都已“不同于出发时的自己”的时候,这是多么巨大的人生快乐!
乐者健,仁者寿。崔崑院士说:“把烦恼的事变成快乐的事,又可以多活几岁!”
老来多健忘,唯不忘慈善。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个人别的热情和激情可能会逐渐消退,但参与慈善公益的情怀不能消减。慈善明星袁立说得好:“终其一生,我们也不能帮尽所有的苦难。但是从我们身边擦肩而过的,就不要漠视。”
考虑别人比考虑自己更多,就是好人;给予别人比留给自己更多,就是大善。“如果我们走的时候,还有一大堆钱放在银行里,就是遗憾。”这是崔崑院士最简单朴素的语言。
此刻,我最想说的一句话就是:学习崔崑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