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墙上形式主义”的症结
一个小小的村委会,内墙、外墙上的宣传板、宣传牌、门头牌、门牌有上百块,层层叠叠密密麻麻;还有一些放在办公橱柜甚至堆在仓库里,上级部门谁来检查就挂谁的牌子。不仅牌子要挂正,戏更要演好——几间房子,今天是“幸福院”,有“院长办公室”“休息室”,但把牌子一换,再搬来几个货架,明天就可以当“爱心超市”用了,而且还有进进出出的“顾客”。
以上情景,乃是新华社记者在北方某省一个村委会的所见所闻。有村干部告诉记者,有时上午来一个部门,下午又来另一个部门,基层干部忙得四脚朝天——“制度不上墙,检查验收就不好过关 。”
那么反过来讲,只要“制度上墙”了,宣传栏办得红红火火,能撑过上级部门“检查”的个把小时,那就大功告成,所有的成绩就都有了。看似这是基层弄虚作假糊弄上级,但又安知不是双方的心照不宣?来“检查”的领导若真怀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目的,大可以把眼睛从“墙上”移开,而走向普通群众。有专家分析说,“墙上形式主义”现象,根源在“官僚主义的水来,形式主义的土掩”,可谓一针见血,然而还不够深刻。更深刻的分析应该是:一项工作要想早出成绩、快出成绩,唯“形式主义”最能立竿见影;而基层的成绩就是相对应的上级部门的成绩,双方是一个“成绩共同体”。某基层干部说:“有的档案是假的。比如,根本没有人来借书看,哪来的图书借阅记录,检查又必须要有记录,不编咋整?”“不编咋整?”这是基层的苦楚,然而安知不同样是“上级部门”的苦楚——不让基层“编”咋整?
现象在基层,问题在“上级”。我们开展、布置一项工作,出发点究竟是为群众办实事,还是为了给自己的政绩增光添彩?出发点不一样,工作方式、工作方法就不一样。以建设“幸福院”为例,真心为群众办实事,首先要深入了解当地实际状况,如该行政村有多少老人、生活状况如何,需不需要建设“幸福院”、建多少容量的“幸福院”;要广泛听取村民意见,包括要不要建、建好了如何管理,等等。但如果出发点错了,结果必然是不需要建的也要一刀切全面铺开,建好的“幸福院”成为了一项形象工程而并不能真正造福于民,而为了保护好这项形象工程,碰到上级来“检查”时还得临时找人来“演戏”。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如果“上面千条线”患了多动症,那基层不仅将被扯得疲于奔命,“针”的效用也必将大打折扣。解决的方法在哪?还得以针论针,所谓“穿针引线”,“针”应该处于主导地位,“线”则应处于从属地位。我们现在强调政府的“店小二”角色,一般是指政府与市场而言,其实上级部门之于基层尤其是农村基层,也要把握好“服务”的角色。还以“幸福院”为例:我要建,上级部门你帮助我责无旁贷,但不要下任务,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