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如何让老年人“不掉队”

2020-11-10 09:40:47

在近日举行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介绍,年底之前,北京所有医疗机构都将开设为老年人提供挂号、就医等便利服务的绿色通道,例如为老年人提供一定比例的现场挂号数量,增设“无健康码”通道等。

北京医疗机构的这一举措,让老年人得到了切实的便利。在智能化的大潮中,一些老人因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而遭遇困扰,甚至连坐公交车、去医院看病都成了问题。北京此次为老年人提供智能化以外的就诊渠道,体现了人性的温暖。

网络化、智能化时代,如何让老年人不掉队,这是一个大问题。有的地方依托社区等载体,教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这是一种积极有益的尝试,值得赞赏。老年人也不见得就跟高科技绝缘,相当一部分老人使用起网络来得心应手。不过,老年人学会使用智能手机,可以成为他们的选择之一,不必成为他们的义务。

社会公共服务和商业服务有本质区别。商业服务可以划分接受服务的对象,而社会公共服务面向全体大众,是普遍平等的服务。这也意味着,社会公共服务的内容应当保持均等一致,大众接受社会公共服务的成本应当低廉便利。会不会使用互联网及智能手机,不应当成为大众享受社会公共服务的前提条件。换言之,即使部分老年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他们依然应该理直气壮地获得基本的社会公共服务。

社会在不断进步,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不可阻挡,老年人也应当终身学习、与时俱进。这一理论完全正确。不过,有的老年人因为健康因素或知识文化程度的限制,难以学会使用智能手机,对此,全社会应当给予充分的体谅。社会公共服务在开通智能化渠道的同时,也应当保留基础的服务方式。例如,去医院就诊需要预约挂号,这个大方向应当坚持,但预约挂号并不完全等同于网络预约,现场人工预约也是预约的一种方式。北京的医疗机构提供一定的号源用于老年人现场挂号,正是这一思路的体现。此外,一些地方在很早之前就可以通过电话拨打114进行预约挂号,这也是低难度的预约方式,毕竟不会打电话的人恐怕很少。类似的做法完全应当保留并坚持下去。

前段时间,江苏无锡火车站为没有健康码的老年人开通专用出站通道,获得了广泛的赞誉。此次北京医疗机构的新措施又一次让公众点赞。科技以人为本,科技的发展应当让人们的生活更幸福。如果一部分人因为不懂高科技而导致基本权利受损,很明显有悖科技发展的本意。社会公共服务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完成,这是进步;但如果公共福利必须通过操作智能手机才能享受,则只剩下冰冷。“可以”还是“必须”,这就是文明的分界线。一个富有人文关怀的社会,应当让人们因为先进而活得更好,但绝不能让人因为“落后”而活得更差。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王俊勇 编辑:吴阳杰
杭州宣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