螃蟹券,该“凉”则“凉”

2020-11-18 08:45:54

秋风起,蟹甲黄。螃蟹又到上市季,大闸蟹成了吃货们情有独钟的美味。然而,美味背后有猫腻:自从有了一纸“螃蟹券”,人们吃大闸蟹的事儿似乎有了一种别样的滋味。

大约十多年前,杭州商界出现了“螃蟹券”。据业界人士介绍,因大闸蟹生长的特殊性及螃蟹对运储、保鲜等环节的要求较高,发行卡券可以让消费者随时随地自行提货,灵活方便。“螃蟹券”的本意是消费者事先预定付款再凭证提货,但事与愿违,如今的“螃蟹券”开始背离本来面目,幕后不乏暗流涌动。

其一,螃蟹好吃,陷阱难防。手握一页“纸螃蟹”,消费者首先要提防某些不良商贩预设的“坑”。

比如价格,“螃蟹券”上写的诸如1288款、1688款、2588款等,这些数字其实与提货券价值没有关系,店家往往标注大而实发小。再比如产地,提货券上明明标注的是阳澄湖大闸蟹,而在门店货柜上出现了很多杂牌货。

其次,对于消费者来说,“螃蟹券”只是一页提货券,而在精明的商家眼里,则成了赚钱炒作的工具,俨然是“虚拟经济”的新变种。

近日,上海东方电视台专题栏目曾邀请财经专家揭示其中玄机:大闸蟹经营者印制2000元提货券,1400元卖给销售商,销售商1700元卖给A,A将提货券送给B,B以1000元卖给“黄牛”,最后经营者以1200元从“黄牛”手中收回螃蟹券。

从头到尾,没有一只螃蟹的影子,只有几方忙碌倒腾的过程,在一点不沾腥味的情况下完成整个交易,这些空飞的“螃蟹券”为商家的口袋增添了银两。

养蟹的不如卖蟹的,卖蟹的不如倒券的。让螃蟹爬上礼券,从现货变成期货,表面上看很繁荣,但对螃蟹养殖业隐藏着莫大危害。逻辑很简单,一旦商家不用发展实业,仅靠炒作就可赚钱,后果可能是产业链的“避实就虚”,出现行业衰退、螃蟹产量的逐年萎缩。

再三,小小螃蟹提货券在一些腐败分子眼中,可能作为人情往来的幌子、变相送贿受贿的介质、贪腐行径的借口。

每年中秋国庆前夕,各地纪委常常发出通知和曝光案例,其中“严禁使用公款购买赠送节礼、违规收送礼品礼金,特别是收送礼品券、代金券、购物卡、月饼、大闸蟹和其他名贵特产等”的明确表述,足见大闸蟹之类提货券对党风政风的危害与影响之烈。

活螃蟹绑上绳子,它就不会横行霸道;“纸螃蟹”流行一时,或损害消费者利益,或违背党性原则和初心使命,急需给它系上一根严格监管的“铁绳子”。

可喜的是,连年来,中央及地方各级纪委监察部门及时推出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纠正不正之风监督举报热线,重点查办围绕“纸螃蟹”滋生的腐败现象。随着节日防腐的“紧箍咒”越念越紧,我们乐见,“螃蟹券”能回归本位,还它平民消费、方便产销的“原生态”面貌。

秋风已过,冬日来临。相必在迎来下一个风清气正的年轮里,“螃蟹券”也该到“凉凉”的时候了。

来源:余杭晨报 作者:章瑞华 编辑:郑海云
杭州宣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