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听听“音乐厅里的思政课”

2020-11-24 10:55:00

“我国的国歌有84个字,37个小节,标准时长是46秒,这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牢记的。”站在讲台上,年过六旬的于海依然身姿挺拔。11月18日下午,浙江音乐学院“音乐厅里的思政课”拉开帷幕,活动邀请了中国音乐家协会管乐学会主席、国家一级指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原团长于海,中国音乐家协会管乐学会副主席、沈阳音乐学院副院长魏煌作讲座。结束后,700余名师生起立唱起了国歌,剧院内激情澎湃,不少学生眼里噙着晶莹的泪花。

思政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承担着关心人、培养人、发展人的重要职能,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办好思政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

“君子之学必日新,日新者日进也。”价值多元、信息裂变、新生代成长、新媒体崛起……高校思想政治课怎么上?其实,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就是做人的工作,学校的思政课如果因循守旧老一套,缺乏亲和力与针对性,不能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就很难取得实效。在“音乐厅里的思政课”上,于海讲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历程,魏煌分享了歌曲《我和我的祖国》创作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激发学生用艺术作品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弘扬中国精神、讴歌伟大时代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这堂别开生面的思政课引发了共情共鸣。

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办好思政课,需要推动改革创新。不断增强针对性、时代感和吸引力,润物无声地给学生以人生启迪、智慧光芒、精神力量。触动心灵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今年,不少中小学和高校将“抗疫精神”融入思政课堂,我国波澜壮阔的抗疫历程、全国人民同心铸就的伟大抗疫精神,成为最厚重、最鲜活的教材。一堂战“疫”课,恰恰是巧妙地去除了“说教”,让广大青年学生通过内化风气所蕴含的特定价值观,吸收风气中所蕴含的精神营养,补足“精神之钙”,铸造精神之魂。

把思政课讲得有滋味,让有意义的内容有意思,需要把精深的思想讲得深入浅出,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近年来,高校的思政课在不断变化、不断创新,一些学校的思政课已经成了网红课,主讲的老师也成了网红。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让思政课接地气入人心,把思政课办得越来越好,培养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评论员 郑莉娜 编辑:吴阳杰
杭州宣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