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老年人 跨越“数字鸿沟”

2020-11-27 10:29:11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就进一步推动解决老年人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困难等问题作出部署。这一《实施方案》聚焦老年人日常生活涉及的出行、就医、消费等7类高频事项和服务场景,提出了20条具体措施,十分具有针对性。

《实施方案》出台前夕,正好有两条关于老年人与智能化的新闻引发热议。一是湖北宜昌一名八旬老人独自冒雨缴纳医疗保险却被拒收现金,二是湖北广水一名94岁老人被子女抬着在银行自助设备前进行人脸识别以激活社保卡。尽管前一件事情有所误会,后续有报道表明是因为当事老人未带证件,无法办理相关手续,但依然引发了大众关于被智能化时代抛弃的担忧。

《实施方案》在这个时候诞生,正逢其时。从整体来看,《实施方案》体现了两个非常清晰的思路,一是“推进”,二是“托底”。例如《实施方案》要求在突发事件处置中增设“一键呼叫”应急救援,在日常交通出行中增设网络平台“一键叫车”功能,在政务服务中让老年人少跑路,推进互联网应用适老化改造……诸多规定极为详细具体,都在助力老年人以最简便的方式使用智能服务。另一方面,《实施方案》也为老年人享受社会公共服务“托底”,比如要求有条件的地区为不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设立“无健康码通道”,在交通出行中保持巡游出租车的扬招和电召服务,医疗机构完善电话、网络、现场等多种预约挂号方式等。这也为那些确实无法使用智能设备的老年人保留了一扇窗口,让老年人能享有无差别的社会福利。

智能化时代不能让老年人掉队。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约有2.54亿,占总人口的18.1%。另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等机构在2018年发布的《我国中老年人互联网生活研究报告》显示,46.3%的中老年人表示从未用过手机支付,会网上挂号、订机票火车票、订宾馆等便利服务的老年人所占比例较低。可见,不会使用网络和智能设备的居民,还是一个庞大的群体。社会公共服务面向所有居民,不能让某些居民的权利因为经济收入、文化程度等方面的差异而受损。确保全体居民享受平等的权利,这是文明社会的应有之义。智能化发展可以让懂得高科技的人如鱼得水,但不能让老年人等“数字弱势群体”寸步难行。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体现了社会治理的人性温暖。

《实施方案》已经出台,希望这些充满温情的措施能尽快在各地得到落实,让老年人既能搭上智能化的快车,又能享受“从前慢”的暖心。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评论员 王俊勇 编辑:吴阳杰
杭州宣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