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多纳:战士,还是苍蝇
马拉多纳猝逝,悼念之潮漫延全球。从阿根廷到世界各地,从足坛、体坛到整个国际社会,人们纷纷挥别这位足球史上的传奇性人物。北京时间11月27日,阿根廷为其举行国葬,灵柩上披着阿根廷国旗以及阿根廷国家队10号球衣,上百万人涌上街头为其送行;阿根廷驻中国大使馆阿根廷国旗下半旗,纪念台前摆满了中国球迷送来的鲜花。
“其生也荣,其死也哀。”一位体育明星之死如此“备极哀荣”,前无古人,恐怕也后无来者。
“马拉多纳死了,爸爸哭了。”稍加留意,朋友圈掀起的一波波怀念之潮,中年以上的人为多,因为马拉多纳大放光芒的时代正是我等的青年时代,他大放光芒,我们在他的光芒下挥掷青春。大家是趁这个机会,拿别人的酒来浇胸中块垒。世事往往是这样,马拉多纳活着,我们并不总是记起他,仿佛他并不存在;等到他突然死了,一死惊天下,然后又一切归于平静。
马拉多纳是与巴西贝利“唯二”的“球王”,他以1.65米的小个子在绿茵场上纵横驰骋,书写了无数传奇,其光芒至今依然无人超越。然而他又是一个极具争议性的人物,“天使”与“魔鬼”参半。盘点他留下的精神遗产,他在足球史上的高度令人仰望,而其道德人格却不足为后人楷模。
浏览马拉多纳逝世的海量报道,“一个时代结束了”一类的感叹随处可见,但这样的表达并不确切。我不是要否定马拉多纳曾经创造过一个时代,而是要指出,马拉多纳的时代其实早就结束了,从1994年美国世界杯起就已结束了。在这届世界杯上,为了保持竞技状态,34岁的马拉多纳选择了服用禁药。而在此前的数年与此之后的数年直至晚年,毒品一直与其如影随形——这些污点,将与马拉多纳这个名字一道,写入足球运动的史册,一方面彪炳千秋,一方面遗臭万年。
尽管鲁迅说过,“有缺点的战士终竟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竟不过是苍蝇”,但这句话用到马拉多纳身上,恐怕并不适合——他在足球场上确曾是“战士”,而1994年世界杯服用禁药事件则让其“战士”之名毁于一旦;而在足球之外,吸毒、滥交,纸醉金迷,倒更多像“苍蝇”。要说今天的青少年一代可以从马拉多纳身上学些什么,不妨把马拉多纳的人生以1982年为界分为前后两半,前一半是马拉多纳如何从一个出生在贫民窟的孩子实现人生的逆袭,后一半则是毒品如何毁掉了一个天才、一个伟大的球员;前一半足为楷模,后一半足为警示。
陈毅元帅说:“棋虽小道,品德最尊。”这句诗可以推而广之于所有体育项目乃至所有人类行为:崇尚运动,最应崇尚的是体育精神;崇尚成功,最应崇尚的是道德人格的成功。人这一生,不仅要努力有完美的开头、精彩的过程,同时要努力有优雅的谢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