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老人在智能中“失能”

2020-12-02 08:00:53

萧山日报 近日,有两则新闻让人五味杂陈:一则是湖北广水94岁高龄老人为激活社保卡,被抬到银行进行人脸识别;一则是湖北秭归一位老人冒雨独自用现金交医保遭拒,并被告知“这里不收现金,要么告诉亲戚,要么你自己手机上支付”。

众所周知,随着我国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智能化服务广泛应用,深刻改变了生产生活方式,普遍提高了服务效率和便利程度。但与此同时,许多老人因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不懂移动支付,技术“进步”反而成了生活中的“门槛”。

对此,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制定出台了《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聚焦老年人日常生活涉及的出行、就医、消费、文娱、办事等7类高频事项和服务场景,坚持传统服务方式与智能化服务创新并行,细化了面向老年人的各项服务措施。

人口老龄化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2019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54亿,占总人口的18.1%。让智能技术发展与老龄化发展相协调,这是一项长期任务。要积极推动适老化公共数字服务的普及,社会应该帮助老人扫清数字生活的基本障碍,提供互联网接入机会,激发他们对新技术的需求。

同时,提高老年群体的网络素养,实现从“能上网”“会上网”到“乐上网”的转变。社区应提供更多的帮扶服务,不妨把帮助老人学会如何上网,作为社区养老服务的内容之一,让老人们学会更多网络技能,让网上就医、网上社交、网上购物和网上娱乐也成为老有所乐的一部分。

家庭成员也应做好“数字反哺”,家人是帮助老人跨越数字鸿沟的主力军,也是他们融入数字化生活的动力。有调查表明,近七成老年人是由家中晚辈教会使用微信的,而不少老人用智能手机的初衷也是为了与晚辈微信聊天。

来源:萧山日报 作者:社会评论员 顾俊民 编辑:郑海云
杭州宣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