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食堂的烟火气升腾发展信心
最近,有媒体报道了杭州乔司工业园的夜生活,这里的小吃店、烧饼摊凌晨1点还在马不停蹄地出餐,为那些赶制订单的工人提供能量补给。在世界经济经历“至暗时刻”之际,深夜食堂的灯光,映照出我们的经济韧性,成为寒夜里一抹温暖的存在,给予我们在新发展格局下不断前行的信念。
春江水暖鸭先知。餐饮业被形容为经济社会系统的末梢神经,风吹草动他们最先感知,也最早受影响。疫情阴影下,今年以来,有五星级酒店支起路边早餐摊,有高档食府为企业做“团餐”,甚至有的米其林餐厅也开始送外卖了。也正因为如此,餐饮业一直是新闻报道的主角。人们从这个行业的沉浮转型中,感受个体经济和中小企业困境中求生自救的勇气,观察经济社会恢复向好的势头。
乔司工业园那些营业到凌晨还收不了摊的深夜食堂,不仅仅是小店店主能吃苦、肯奋斗的象征,其上游是一家家订单饱和的工厂,一个个收入增长的工人。据园区企业称,厂里“双11”的订单还在扫尾,“双12”的订单很快就到,生产已经排到明年1月份,今年冬天生意比往年都好。并且,一些企业由于外贸订单取消或推迟造成的“窟窿”,已经被内贸订单填补。这一系列让工厂老板和工人并不那么清楚原因的变化,其实不难看穿——局势的好转,得益于背后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一盘大棋局。
通过刺激消费、提振内需,畅通国内大循环,复工复产以来环环相扣的政策举措,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今年三季度,经过艰难努力,国内工业、贸易、消费等经济社会各项指标相继实现了来之不易的反弹回升,有的数据甚至出现3年来的新高,充分展示了第一个从新冠危机中全面恢复的主要经济体中国的发展势头。浙江更是在这个过程中保持住走在前列的姿态,消费市场等多项数据率先回暖。
但数据始终是宏观和抽象的,只有当工厂的机器再次响起来,工人、老板的腰包又鼓起来,街头小店的生意重新忙起来,大排档的烟火气再度缭绕起来,回暖,才真正化作真实可感的信号和信心。
一蔬一饭照见韧性,烟火气中升腾信心。无独有偶,有媒体报道,最近杭州兴起了一种“火锅到家”的外卖服务。当疫情养成的在家吃饭习惯,遇上年轻人的快节奏餐饮消费热情,火锅外卖一下子火起来,很多商家的日均订单都超过100单,并且这些订单主要集中在晚餐、夜宵时间段,成为互联网经济下另一种深夜食堂。与街头版深夜食堂相比,家庭版深夜食堂同样安慰了加班奋斗的年轻人,满足了需求多样的消费意愿。更重要的是,它们以另一种视角反映了社会活力的重拾和经济韧性的发挥。只要我们不坠信心、不懈奋斗,相信会有更多的深夜食堂,持续点亮寒冬的夜、温暖百姓的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