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长辈模式”推而广之
杭州互联网法院日前出台《关于为老年人提供优质在线诉讼服务切实保障诉讼权益的意见》,一系列暖心举措中,包含诸多“长辈模式”:“线上”“线下”由老人说了算,给老人以选择权;对在线诉讼平台进行适老化改造,让老年人能用、会用、敢用、想用;安排“专门人员+服务专线”,解决老年人参加诉讼不方便;提升线下窗口人工咨询、代查代办、文印扫描等服务;实现“最多审一次”,力争让老年人听得进、看得懂、心里服,并做好与老年当事人自身及“老年人协会”的主动沟通对接等。
一段时间以来,数字技术场景给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带来的诸多不便引发社会关切,“数字时代,等一等走得最慢的人”成为公众呼声。国务院日前为此出台《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顺应公众期待,杭州互联网法院率先推出一系列“适老化”暖心举措,极大方便了老年群众,值得点赞。
其中,颇值得称道的,还是其所倡导的“长辈模式”。“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中国传统观念,最是尊老敬老为善之大也。以“长辈模式”倡导数字司法为民便民,落点在于其换位思考,体现以人为本。究其实,数字治理背后,应当有着人的暖心服务。也因此,在上述所列服务清单中,就包含了“从线上到向下”的延伸——专班服务、沟通对接乃至复印扫描等等,事无巨细,势必要增加人力物力。如果仅仅只是为了响应上级号召,完成“适老化”改造任务,诸如增大一些屏幕字体,必要时搞点“人脸识别”,恐怕都不难办到。
当然了,能否真正切实做到“把老人视长辈,待群众胜亲人”,还须躬而行之。由此也想到,“长辈模式”,语意上的细微改变,考验的却是作风转变大课题。事实上,类似事例还真不少。以市区不久前推出的“绿色停车位”为例,设在农贸市场、快餐店、公厕、超市、医院、药店等人流密集的服务性场所周边,短时免费停车20至30分钟,不在罚单之列,解众多驾驶员吃饭、“方便”不时之需,真可谓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与上述“长辈模式”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常说,城市治理如“绣花”,但这“绣花”绝非“刻花”,而是要真正体现在举凡日常衣、食、住、行等各个细节方面,尤其在面对老人、残疾人、困难群体等特殊人群之时。
民生考验治理细节,服务透着作风大问题。推而广之,如果每个职能部门、每家窗口单位都能多一份换位思考,如果每一个治理环节每一项公共服务,都能以人为本增进主动服务主动作为,群众就会少一份办事跑腿繁难,城市就会多一份贴心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