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的寒假过得好吗
从2020年跨过来的这个学期即将结束。杭州市教育局发出做好寒假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合理安排师生假日活动:严格执行《浙江省中小学生减负工作实施方案》,不得推迟放假或提前上课;严禁以任何理由组织学生(含高三年级)违规补课、上新课或以各种名目举办文化补习班、培优班、提高班等,严禁组织或诱导学生到社会培训机构进行补课、培训等;严禁要求家长批改作业、打卡上传作业完成情况。
规定很详细很不错。都说“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我看这个通知的规定已是“十分部署”,希望能够做到“十分落实”。
“严禁要求家长批改作业”这条,应该容易做到。就在前两天,杭州一所中学高一数学老师被家长投诉,说“从开学至今,要求周末作业家长批改”,力不从心的家长投诉了,回复是“家长误会”,老师只要求家长“督促”,并没要求家长“辅导”。督促、辅导、批改,这几个关键词边界不是很清晰,现在按照通知要求很明确——“严禁要求家长批改作业”。平常也应这样。
“作业才半天,度日如一年。”学生减负,要从减作业开始,寒暑假也不能布置得太多。多国教育学研究专家的研究早已表明:作业过多,完全适得其反,不会真正提高成绩。而统一布置大量作业,就是典型的工业化的应试教育:教室是车间,课本是机器,作业是流程,老师是工人,学生是产品;从小学到大学,学生成了整齐划一的标准化的“教育产品”,都出自同一个流程。
还有,很多时候给孩子加压的事其实是家长干的,各种培训班没完没了。有个说法:“有华人的地方就有业余培训班。”校内减下来,校外加上去,引发厌学情绪,激发亲子矛盾,“虎妈”“狼爸”也随即产生。不只打鸡血,仿佛打“激素”,从小把孩子打成“大头娃娃”。
全球知名的小提琴演奏家陈美,是泰中混血儿,父亲泰国人,母亲是华人——典型的“虎妈”。陈美成长过程中,一直由母亲操纵,她成为不断被打鸡血的“鸡娃”,常常领教身体暴力和精神羞辱。在21岁时,由于种种原因,她选择与母亲决裂。陈美是成功了,但太多的痛苦苦痛伴随着成长,她真是太痛恨这种“虎妈式伴随”了。
好小孩从来都是被温暖大的。但温暖不是“温室”,而童年受的伤,往往需要一生去治愈。
与陈美不同,著名华裔女导演赵婷的成长历程不一般。赵婷是宋丹丹的继女,近来凭借着编剧并执导的电影《无依之地》,拿下了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影片奖等一系列国际大奖。赵婷出生于北京,她父母的教育培养,可是大不一样:“他们从未停止让我做真实的自己。我的成绩很差时,就像一个野孩子,只是画一些奇怪的日本漫画,他们就让我放任自流,这是非常罕见的。”原来放牧孩子,照样也会成长并走向成功。
教育是慢的艺术,成长是长的远足。揠苗助长,急于求成,成不了。从教育的远山近水走向教育的万水千山,需要正确的理念、正确的行动。如今知道“坐井观天”的内卷化不行,却把“坐井观天”变成“背井观天”,行进中的教育仍在应试的小天地里打转;把“井”背在背上,老师、家长、学生都更累了。
孩子该玩的时候就要玩,该放下的都应放下。期待寒假结束的时候,问一句:“孩子,你的寒假过得好吗?”回答是发自内心的:“很好很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