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之本在于文化人

2021-02-01 15:20:41

建设文化软实力,有赖各界文化人。

2021年1月28日《杭州日报》头版头条刊文,总结了2020年杭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新业态,其中提道:各大文艺院团始终秉持“出人出戏出精品”的理念,积极创排原创剧目,如大型杂技魔术情景剧《忆江南》、越剧现代戏《黎明新娘》、音乐剧《小巷里的幸福》、经典喜剧《飞来横财》等。这里的“出人”是“出戏出精品”的前提。

同一天《艺术典藏》周刊报道了杭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换届消息,刊发了对新当选评协主席夏烈的访谈文章——《夏烈:思想让批评有光彩》。夏烈教授来自杭州师范大学,是该校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院长。“文艺评论是培根铸魂的工作”,他说,“一位好的评论家,我认为是一位思想者,没有思想就没有批评。自由的、通透的、富有远见的思想,让评论家在社会中、历史中具有光彩。”他期待“让文艺评论酷一些”,当然前提是评论家要“酷”。

岁末年初,杭州市文联各协会陆续换届,皆由文艺名家“领衔”。为什么要有协会,为什么要有组织,组织起来是干什么的?协会是文艺家们自己的协会,是做人的工作的,组织起来是为了更好地学习、交流、服务、提高。

文化树人,文化惠民,文化是润泽人心的最深层力量。一个人,一个家庭,一座城市,一个国家,光有财富是不够的。是个人,都要生活在文化和文明之中;而文艺创作,是通向文化和文明的必经之路。

沃土在脚下,创作有心得。在日前结束的浙江省两会上,省政协委员、省作协副主席张凤翔(即著名网络作家“管平潮”),在发言中提到“本土亮点”:“浙江的每一座城市都是有不同特质的,比如杭州的江南潮涌、宁波的港通天下、舟山的渔家生涯、丽水的青山绿水、湖州的丝源笔都、义乌的货卖全球、绍兴的越晋风流,我们在讲述浙江故事时,只有充分发掘每一个地方的亮点特色,才能更有传播度、辨识度和美誉度。”

“讲故事”,不仅需要本身有好故事,更需要有好的讲述者。文化兴盛,人才为本。人才的基本特点,是智慧与创新。做评论,更需评论家的创新智慧,一如夏烈所言:“批评家当然还需要精熟审美的学问,最终是用好看而有创意的文字,写出创作者未必说得清、意识到的涵义。”精神的生长、思想的养成、文化的发育,离不开文化文艺,而文艺创作离不开自由心境的批评。有自由,有智慧,有创新,有快乐。在杭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换届大会上,有关领导发表讲话,最后一句是:“批评快乐!”全场会心一笑。

文化创造、文艺批评,都需要文化智力。所谓文化智力,即可以适应不同文化环境的能力,适应性越强,则文化智力越高。这是文化智力研究开拓者、美国学者戴维·利弗莫尔在《为谁留的空椅子》一书中率先提出来的。书中提到“空椅子智慧”:始创全球最大网上书店亚马逊的全球首富杰夫·贝佐斯,习惯在召开重要会议时,都准备一把空椅子,时刻提醒诸位:那无形的“谁”,才是决策者中的最重要者。这把空椅子像“炮管”,会在高管固执的思维壁垒上凿一个大洞,想到必须尽可能突破自身的视野限制,走向多元化思维,方能进行多样性创新。

人本文化,以人为本。文化人自身的提升和突破,需要这样的“空椅子智慧”。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徐迅雷 编辑:吴阳杰
杭州宣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