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百姓“放心上” 把实事“抓手上”
改革迈开的每一个步伐,都可能影响到每个人的微观生活。看似细致具体的小事,实则是治国理政的大事。一个社会的温度,取决于“底线”的刻度。
心系民生,满眼民情。杭州两会中的“民生时刻”,既是在检验民生答卷,也是要补齐民生短板。
2月5日,出席市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的人大代表们怀揣着人民的信任与期盼,投下各自庄严一票,票决确定了市政府2021年度10件民生实事项目。建设“阳光厨房”、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加速回迁安置、新建和提升改造城市小公园、优化地铁接驳公交线路、打通“断头路”、新建中小学和幼儿园、完善婴幼儿照护服务、增加养老机构床位供给、规范提升星级“残疾人之家”……此次票决确定的民生实事项目,集中反映了杭州市民的“急难愁盼”问题,也彰显了人大代表察民情、知民意、解民忧、暖民心的担当作为。
两会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正是为了更好地为民服务、为民造福。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可以改善预期、提振信心,有效对冲疫情影响、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市政府也把办实办好年度民生实事摆在更加重要位置。比如,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提升连续两年入选,说明市民群众对此有着迫切需求,而相关政府部门在之前的改造过程中充分尊重民意、集成化系统化推进,也受到了广泛好评,由此形成了改造工作的良性循环。牢记政府前面“人民”二字,瞄准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一个一个解决,才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改革迈开的每一个步伐,都可能影响到每个人的微观生活。看似细致具体的小事,实则是治国理政的大事。一个社会的温度,取决于“底线”的刻度。教育、养老、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是老百姓最基本的民生需求,也是政府的基础公共服务职能。对老百姓来说,他们身边每一件琐碎的小事,都是实实在在的大事,有的甚至还是急事、难事。这两年,杭州轨道交通大发展大跨越,地铁线路延伸覆盖到了越来越多的郊区新城,不少市民会把地铁作为通勤的第一选择,优化地铁接驳公交线路、开通定制公交专线,都是破解通勤“最后一公里”难题的实招和硬招,让更多市民降低通勤成本、实现“美好出行”。
既关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事”,又直面人民群众衣食住行的“小事”,为人民服务,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个个“实打实”的行动。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不是一种标榜,而是一颗颗永远和群众同频共振的赤子之心,一份份时刻关心群众冷暖的为民之情。把百姓“放心上”、把实事“抓手上”,人民群众才能真正过上幸福的好日子。
定心、暖心、信心、决心、同心,2021年,值得我们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