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障孩子的教育保障

2021-03-10 09:33:28

生老病死,民生大事;教育成长,是大事中的大事;而残障孩子的教育保障,则是大事中的难事。

在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开幕会上,一段用手语“演唱”国歌的画面,感动了无数人。这位用手语“唱”国歌的全国政协委员,就是曾经领舞《千手观音》的聋人舞蹈家邰丽华。多年来,她一直在为“让残障儿童接受更好的教育”而履职发声。今年她带来的建议,有关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残障学生。

邰丽华就此对《南方周末》记者说:现实中,残障学生在普通学校获得的教育质量仍不乐观,“随班就坐”“随班混读”的状况尚未得到有效改善;面向残障学生的支持碎片化,资源教师专业能力和话语权不足,校内校外服务缺乏整合,等等。

为此,她建议,基于残障儿童的实际需求,扎实有效建设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学生的“一人一案”支持体系,设立特教助理,整合资源和多元支持,促进融合教育发展,提升残障儿童教育质量。所谓“一人一案”,就是给每一位随班就读的残障学生都建立专项档案,制定个别化教育方案。

残障更需保障。残障孩子的教育保障,是在生活保障基础上提出的更高要求。“现在上不了学,大了就不了业,老了无人照看——谁来保障孩子的人生?”这不是“天问”,这是现实之问。办好特殊教育,是社会共识,是国家责任。

从现实出发,我国残障学生的教育,现在是“双轮驱动”——特殊教育学校和普通学校“比翼双飞”。根据教育部的统计,2020年我国共有特殊教育学校2244所,该年度招收特教学生14.90万人,在校生共有88.08万人,专任教师为6.62万人;相比于三年前的2017年这四个数据——学校2107所、招收11.08万人、在校生57.88万人、教师5.60万人,有大幅度的增加。而普通学校办特殊教育越来越受重视,截至2019年末,有近40万残障儿童就读于普通学校。

残障学生在普通学校接受“融合教育”,这是国际大趋势。从“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到“寻常的爱给不寻常的你”,是残障孩子教育境界的升华。所谓“融合教育”,就是在平等不受歧视的前提下,将残疾学生教育最大程度地融入普通教育,达到“公共教育无障碍”。“无障碍”的理念,源于20世纪50年代丹麦人尼尔斯·埃里克提出的正常化原则,它倡导每一个残障者尽可能地与所属文化中的健常人一起生活和接受教育。然而,要让我国现有40万残障孩子,以及未来的残障学生更好融入普通学校、实现“教育无障碍”,当然是一个非一般的难题。

残障儿童的无障碍融合教育,其支持体系确实需要“校内为主,校外补充”。重要的是人和物并重:学校设立专兼职资源教师岗位,让残障学生家庭安排特教助理人员入校等等,都是可行的;学校建设资源教室,以及购买相关服务,都是必须的。在目前人力不足的情况下,则更需要倡导技术向善、注重技术支持、发展技术融合,首先做到“技术无障碍”。

对于残障学生而言,数字技术的无障碍服务应该是与生俱来的权利。“媒体可及性”无疑是“教育可及性”的重要基础和有效补充。在数字技术领域,应该有更大的开发投入,为实现信息无障碍和教育无障碍、为残障学生的自学自强提供更为良好的条件,这也是“技术向善”的应有之义。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首席评论员 徐迅雷 编辑:吴阳杰
杭州宣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