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追梦人的情怀和定力
“我们在北京等候各位凯旋!”23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同神舟十二号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进行“天地通话”。
细心的观众会发现,跟神舟十号、神舟十一号那两次相比,这次总书记手中没有拿电话听筒,天地间实现了清晰、稳定的双向视频通话。这只是一个小细节。不管是刷屏的太空WiFi、被称为“牛臂”的机械臂,还是麒麟操作系统,此次科学活动中的点点滴滴都反反复复受到中国网友的“琢磨”。到本月23日,3名航天员已经入驻空间站“天和”核心舱一周了。这段时间,他们除了“快递”拆得手软,还吃了可口的太空“外卖”。不仅如此,他们还能随时和家人视频聊天、刷短视频。就像航天员汤洪波说的,“我们的太空家园很温馨、很舒适”。
不要小看这一份“舒适”,实在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在天地之间打造这样一个太空家园,困难和付出作为外人很难想象。那些一点一滴的进步,饱含中国航天人的苦心孤诣。很多普通中国公民通过“围观”这次的科学实验,不仅为中国航天技术的进步感到欣慰,也为航天人的报国情怀和科研定力而感动。其实,推而广之,在更多科技创新的新征途中,我们都十分需要这份情怀和定力。
一份“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报国情怀不可少。放眼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科技创新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大至宏观世界的天体运行、星系演化、宇宙起源,小至微观世界的基因编辑、粒子结构、量子调控,都是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但是,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唯有走“自主创新”之路。创新从来都是九死一生,但越是艰险越向前。从建国之初的“两弹一星”到今天的“天和”核心舱,从一张白纸到惊艳世界,中国科技工作者的报国之志和万丈豪情是最硬核的“金字招牌”。“不解决卡脖子问题,我死不瞑目”。86岁的宁波人、中国科学院院士王阳元,用一生奋斗践行着65年前入党申请书中写下的初心。这句话,也正是千千万万中国科研人员忘我奋斗的真实写照。
一份“甘于坐冷板凳”的科研定力不可少。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甘于坐冷板凳”,就是要长期坚持做寂寞清苦的工作,还要在工作中保持饱满的精神和积极的态度。甘坐冷板凳的定力,也是科学家精神中非常关键的一环。在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实施中,一位女航天人数十年的默默奉献,最近才受到人们的关注。她就是“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副总设计师黄伟芬。上世纪90年代初,在资料十分缺乏的情况下,黄伟芬仅用了3个月,就交出了一份航天员训练总体设计方案。在神舟五号发射成功之前,很少有人知道他们这群幕后工作者。每当听到歌曲《祖国不会忘记》中那句“山知道我,江河知道我,祖国不会忘记我”时,她都会感动落泪。没有航天科技工作者的默默坚守和倾情付出,很难想象我们的航天事业能在短短几十年中取得如此重大的成就。
道固远,笃行可至;事虽巨,坚为必成。科技攻关,要奔着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去。但是,探索科学真理的路途充满艰辛,从来没有捷径可走。如果没有“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豪情,没有“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定力,就不可能有中国航天事业这样“一鸣惊人”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