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做大“良渚”文化IP

2021-07-09 08:30:00

正在举办的“杭州良渚日”暨良渚文化周系列活动,于7月6日拉开帷幕,将持续到7月12日。活动期间,“上新”不断——免费向全民开放游园;携手革命圣地增添一抹“良渚红”;各类良渚艺术展、学术讲座、分享会、短视频拍摄征集等高潮不断,精彩纷呈。尤值一提的是,本次活动期间,“意象良渚”跨媒体现代艺术沉浸展和“宫殿巨型木构”复原展两款文旅产品,更是让神秘良渚文化与现代“黑科技”相碰撞,引得参与者众,成为最新“网红”打卡点。

良渚古城遗址成功申遗两周年,适逢第二个“杭州良渚日”。杭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努力把遗址保护和利用、研究和交流、传承和发扬重任扛在肩上。良渚文化持续“上新”,既侧证努力,也给人启示——“杭州良渚日”正在办成“人民的节日”;努力实现遗产文化“活”的传播,体现建设“重要窗口”使命担当;当一座文化遗产努力同百姓生活相融合,传统与现代、历史与当下、文化与滋养、遗产与都市,都变得熠熠生辉。

让文化遗产真正“活起来”,正是要锚定全民共享,努力寻找最佳打开方式,从而惠及市民公众。我们看到,一段时间以来,不仅仅是良渚,各地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融合均有创新——故宫以修缮文物古建带动宫廷史、建筑史、工艺史等多课题研究;河南安阳殷墟开展地下保护、地上复原标识;甘肃推出数字敦煌等。而近年来,从《我在故宫修文物》《如果国宝会说话》等节目热播,到创意视频“文物戏精大会”刷屏,从博物馆“打卡”日益成为公众休闲娱乐重要方式,到故宫开发的文创产品频频卖断货等,遗产文化“活”的传播,复苏的是传统价值、历史记忆,也注入全新时代内涵,这对当下的杭州,都不无借鉴意义。

必须努力以人民群众对传统文化需求,来加大遗产文化供给。“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圣地”,是中华文明重要精神标识。一处世界级遗产,必须具备世界级价值,从而与世界名城相得益彰,互为媲美,独具辨识度、美誉度。就文化遗址来说,一件玉器、一块陶片、一座水利建筑遗址、一片刻纹符号……无不承载着历史、文化、艺术、科学价值,是可追可及的文明载体。我们必须不断加大考古文化成果研究和运用,盯紧新成果新进展,持续释放有形世界遗产的无限价值;必须加大从内容、展陈到传播、数字赋能等各方面各层级的创新,以遗产文化的普及共享,来持续激发市民公众价值追求,让文化遗产活在当下,活在文脉传承中,活在文化自信里。

良渚是杭州的,也是世界的。“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努力擦亮这张世界级“文化金名片”,就是要全力以赴做好良渚申遗的后半篇文章,讲好良渚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以丰富“转化成果”增强奋进“吸引力”,让每个市民公众都成为文脉传承者,从而持续做大“良渚”这个最大的文化IP。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评论员 涂建敏 编辑:吴阳杰
杭州宣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