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寨孩子上清华凸显教育帮扶的意义
最近,贵州省黔东南州台江县民族中学的高三学生杨桃,以优异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短短数年间,台江县民族中学本科上线率从2016年22.8%上升到2021年77.4%,偏远村寨频频飞出“金凤凰”,变化背后是杭州“组团式”教育帮扶迸发的强劲推力。
“寒门生贵子,白屋出公卿”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情。北大清华对这些生在边远苗寨的孩子来说不是梦,是对“寒门难出贵子”的有力反驳,也是对教育公平更好发力的有力佐证。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教育对于社会公平来说,具有起点公平的意义。当我们谈论“寒门生贵子”时,不能忽视不同地区之间巨大的经济文化差异,它受制于多种复杂社会因素,如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文化发展水平、国家政策制度等。在东西协作帮扶下,大大缩小了城乡和区域差距,通过一代人的努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可以让底层百姓获得希望谋得幸福,这正是教育帮扶的意义所在。
“什么是公平?同一个太阳照着他的宫殿,也不曾避过了我们的草屋:日光是一视同仁的。”社会所期待的教育公平,是不仅让每个孩子都能上学,也要让他们都有机会接触优质教育资源。2016年以来,在杭州市、余杭区、浙江大学等帮扶单位“组团式”教育帮扶之下,台江教育面貌焕然一新。比如,杭州先后选派陈立群、蔡毛、张帆、赵扬到台江担任学校校长,百余名杭州学校优秀老师接续支教,杭州美好教育理念在大山课堂里生根发芽。杭州投入6000余万元建设“钱江综合馆”等各类学校基础设施,专项投入1000万元实施教育综合提升工程提升本土教师素质等。新,不仅仅体现在校园各项基础设施的完善与更新,体现在教学理念方式新、管理经验新、学习风气之新,更体现在全社会尊师重教、知识改变命运、勤劳致富的风气向新。时代楷模陈立群说:“考出一个孩子,脱贫一个家庭,带动一个寨子”,当越来越多的农村孩子迈入高校,他们的人生有了无限可能,可持续脱贫有了强大保障,未来过上更幸福的生活变得可期可望。
教育帮扶既是守住民生底线、缩小城乡和区域差距的有效途径,也关乎共同富裕和国家长远发展。客观地说,当下东西部教育还不够均衡,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西部的经济社会发展。展望未来,在走向共同富裕的征程中,乡村振兴是关键一环,而教育是其中的重中之重。今年,杭州开始新一轮东西部协作,促进教育均衡化,补齐农村教育发展短板,继续加大教育资源向中西部和农村倾斜,远远不止眼下“帮助少数人改变命运”这样简单,而是在摆脱绝对贫困后走向共同富裕的中国长治久安、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这门功课需要久久为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