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圈生态、网游乱象及其他
“饭圈文化”和“网络游戏”,正成为当下热词,日益受到公众关切。
日前多则相关报道,值得关注——其一,国家开展“清朗”行动,专项整治饭圈乱象;国家广电总局日前也发文提出,要严格控制偶像养成类节目。其二,新华社旗下《经济参考报》,日前以“网络游戏长成数千亿产业”为题,发表记者深度调查,剑指网游产业积疴。
之所以将“饭圈文化”和“网游产业”相提并论,原因不言自明——近年来,这两个产业高速发展,无不同青少年密切相关;乱象之下,其背后关联着的网络生态、平台责任乃至资本力量,有着相似的发展逻辑。换句话说,产业要发展,生态要健康,就绝不允许以毒害青少年身心健康为代价。
有必要看到,一段时间以来,饭圈文化越发“出圈”,就在于行业生态上的某种“混乱”和“失序”:一些流量明星失德失范;各种应援、打榜、“氪金”乃至刷流量等,成为监管灰色地带,甚至挑动粉丝互撕、多元对立等。几天前,外籍艺人吴某凡涉嫌强奸被抓,一时间,诸如“劫法场”之类的真真假假惊悚言论,一度在社交平台引发刷屏;更有青少年粉丝聚会“为凡凡加油打气”,高唱“我们说好不分离”等,悲叹之余,让人震怒。有必要追问,究竟是怎样的力量,让是非边界模糊至此,“洗脑”至此?高度警惕灰色利益链条对青少年的攫取,必须反思主流价值在这部分人群中的“失守”。
与此相类似的,还有网游产业。2020年,我国未成年网民已达1.8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为94.9%。正如前述报道,通过对某地一中学展开调查显示,该校学生两三天玩一次网游者占比26.23%,每天都玩者占比11.66%;时长为1至2小时者高达53.91%,超5小时者占比2.28%。此外,《王者荣耀》成为最受该校学生欢迎网络游戏,近半数都曾参与。尽管这是抽样调查,但数据令人触目惊心!网游产业背后的青少年近视高发、网络成瘾等问题不容回避。该报道之所以受到读者高度关注,并引发热烈讨论,恰恰显示出问题所在、担忧所在。
此间,国家开展“清朗·‘饭圈’乱象整治”等相关治理行动,包括督促网站平台取消诱导粉丝应援打榜等产品功能,强化榜单、群圈等重点环节管理,无不着眼于“立规矩,圈规范”。而广电总局这次所提出“严控偶像养成类节目”,贵在“养成”二字,指向的正是源头治理。要说的是,无论娱乐产业,还是网游行业,仅靠平台自律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坚决压实主体责任,斩断附着在上的利益链条。必须以落实好“分类、分级、限制时长”等来探索实现对网游有效监管。从根本上严防资本力量把青少年牢牢“攥”在手中,必须重塑良好生态、护航健康成长,坚决杜绝整治“一阵风”“雨过地皮湿”,这是公众关切所在,也考验我们的治理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