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立人”和“塑魂”诠释伟大抗美援朝精神

2021-10-11 08:30:00

电影《长津湖》大火!导演之一陈凯歌日前在《人民日报》撰文说:“写戏要写人,写戏先写人……没有鲜明的性格塑造,就没有观众情感的寄托点;没有惹人喜爱的人物,就不能引起观众的关切和共鸣。”总监制黄建新此间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时也如是表述道:“这是一部现代电影,我们不是复述战争,而是通过人物去讲战争、讲历史、讲精神,电影要跟着人物走,这是现代电影的创作方法。”

过去这个国庆长假,谈论长津湖之战,让国人精神世界分外饱满。《长津湖》称得上是现象级的,绝不仅仅在于票房产出和电影满意度等创出多个历史佳绩。更重要的是,借助电影上映,亿万国人穿越历史时空,重回硝烟弥漫年代,感佩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可以说,长津湖已然成为一个有效媒介,其所引领的发酵热度,早已超越电影本身,激发爱国斗志,凝聚人心力量。

“写戏先写人”,与其说这是一位主创人员的创作谈,莫若视作对电影主旨的深刻把握,是对一个时代所涌现出来的英雄群像和精神丰碑所给予的集体致敬。

仅从史实看,长津湖之战为什么能够创造世界战争史奇迹?就在于人的这般钢铁意志——出生入死、英勇无畏、同仇敌忾、百折不挠,以大无畏英雄气概和民族精神,无惧于从地面到空中武装到牙齿的强大敌人,不屈于最严酷自然条件和超越生存极限的极寒天气,克服后勤保障供给严重不足等,实现长途奔袭、奇兵制胜。战斗中涌现出来的杨根思、“冰雕连”等英雄战斗集体和个人,事迹荡气回肠,威武永范后人。长津湖之战彰显伟大抗美援朝精神,书写了中国军人不可战胜的英雄传奇。

而从电影叙事说,历史真实不能简单等同于故事真实。好电影要打动人,首要就在于“立人”“塑魂”。战争是壮烈的,也是残酷的。然而,如果仅仅停留在对于战争现场的铺陈,那么,再庞大再激烈的战争场面,恐怕也会在瞬间失去灵魂。借助电影当中志愿军第9兵团某部穿插七连这个“小切口”,我们不难从伍千里、伍万里、“雷公”、余从戎、梅生等一系列人物身上,看到一个个有血有肉的“最可爱的人”英雄形象,也对英勇无畏、浴血奋战、血肉之躯、牺牲奉献等,平添另一番真切感受。可以说,“写戏先写人”,首先要求电影人自身——无论导演、编剧还是演职人员等都要身怀敬畏之心,从建立观众同理心出发,努力达到“立人”和“塑魂”要求。反过来,“写戏先写人”,必须更加贴近人民心声,始终扎根于人民群众这片沃土,深刻把握文艺创作规律和传播规律,如此,也才能让作品为人喜闻乐见。

“这场仗我们不打,就是我们的下一代要打。”“希望下一代,能够生长在一个没有硝烟的年代”,这是《长津湖》中让人过目难忘的台词。今天,借助《长津湖》的上映,触摸伟大精神丰碑,重拾难忘记忆,更惜岁月静好,也必定激励我们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以更昂扬斗志和大无畏精神,夺取更大辉煌和胜利。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涂建敏 编辑:吴阳杰
杭州宣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