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的人才之本
2021年,“元宇宙”大火,甚至被称为是“元宇宙元年”。11月16日《财经》报道《元宇宙抢人大战:风吹得太猛,年薪开到百万了》,说的是元宇宙尚未真正到来,抢人大战已经开始。
尽管此前已有若干本专论元宇宙的书籍出版,但真正让这一概念普及开来的,大约是扎克伯格将“脸书”更名为“元宇宙”,即把Facebook改为Meta(元宇宙英语单词Metaverse的前缀)。这显然是未来要朝元宇宙方向发展,试图吸引更多的年轻用户。
元宇宙概念,滥觞于1992年尼尔·斯蒂芬森的科幻小说《雪崩》。元宇宙被称为下一代互联网新形态,那是一个平行于现实世界、又独立于现实世界的虚拟空间,是映射现实世界的在线虚拟世界,是越来越真切的多维虚拟世界,是可以提供沉浸式体验的数字虚拟世界。它集合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混合现实(MR)、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拟真感”,让用户具有身临其境的感官体验,并且可以虚拟化分身。最直白的说法是:“戴上耳机和目镜,找到连接终端,就能够以虚拟分身的方式进入与真实世界平行的虚拟空间。”这样的数字时空,必将一个人的生活、娱乐、工作、学习融合其中。
开辟鸿蒙、创世而生。在2021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达摩院宣布进军这一领域,计算机视觉首席科学家谭平出任负责人。谭平在演讲中,直言元宇宙是基于AR/VR眼镜的下一代互联网,他将元宇宙的技术构成分为四层——从全息构建,到全息仿真,再到虚实融合,再到虚实联动。
在元宇宙世界,VR/AR、虚拟人、游戏、社交这些相关的赛道,最需要跑得最强劲的人才选手。世界如何虚拟,都是要靠人实实在在构建出来的。离开了人才,一切都是空话。元宇宙是一方技术和艺术的高地,离不了人才这个“本”,必然需要一艘艘“人才航母”,构成一个个有创造力的“航母战斗群”。这里头既需要技术人才,又需要艺术人才,尤其美术人才,而美术类人才更像是“通才”,你如果是技术和美术的融合人才就更好了,包括动画师、三维角色绑定师、特效设计师等等,都是“技术美术”岗位最渴求的人才。
百万年薪求人才,可见元宇宙领域的人才总体稀缺。然而,最尖端、最优秀的人才并不能一下子从天上大批量掉下来,教育也不可能用流水线方式培养一流人才。人才离不开“教”和“育”这个前提。自打著名社会学家、哈佛大学丹尼尔·贝尔教授把信息社会称为后工业社会以来,我们看到每一轮科技革命都会引发新一轮教育革命。教育务必要从“标准化”进化到“非标准化”了,这样才能使受教育者葆有想象力、培养创造力。长期以来,标准化的教育培养的只是标准化的劳动力,而标准化职业最容易被机器人、被人工智能所取代。所以,教育要“面向未来”,这从来就没有错。
我国有太多的科研苗子、科学和艺术的天才,关键是如何成长;需要创造更宽松自由的教育环境与人才环境,从而让他们的才智茁壮成长,喷薄而出。在“元宇宙”的起跑线上,我们还真不能输了人才这个“本”。
本版稿件除署名外均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