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罕见病”难题最需要投入
2月28日,第十五个“国际罕见病日”,今年的主题是“因罕而聚,明天更好”。目前,全球已知罕见病有7000多种,超3亿罕见病患者;我国罕见病患者超过2000万人,每年新增患者超过20万。
早在2008年2月29日,欧洲罕见病组织发起了第一届“国际罕见病日”,其后得到各国拥护,确定每年2月最后一天为“国际罕见病日”,旨在促进社会公众和政府重视应对罕见病。
“罕见病”是一个约定俗成、相对而言的狭义的概念。事实上人类在香烟出现之前,肺癌也是一种罕见病,极少会发生。而今罕见病其实已不罕见:一是患者很多,全球超3亿,不罕见;二是病种多,有7000多种,不罕见;三是部分病种发病率较高,不罕见。
数据表明,约有70%的罕见病在儿童期就已经发病,约有80%的罕见病主要由基因遗传导致,约有90%的罕见病只能“对症治疗”,近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难以根治。还有一个数据是,我国每年约有4万个儿童会得癌症,许多是罕见的癌症种类。
罕见病种类多、发病率相对较低、临床研究少,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医学难题。对付罕见病,要努力做到“罕而不见”——即越来越少。创立全国罕见病诊疗协作网,成立中国罕见病联盟,推动罕见病科普宣传,121种罕见病被纳入第一批罕见病目录,60余种罕见病用药获批上市,40余种罕见病用药被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为罕见病患者建立“同情给药制度”……许多工作在进行中,但是距离罕见病正常预防治疗的要求还很远。
预防难、诊疗难、用药保障难,这是“三座大山”。如何守好出生缺陷防控“第一道防线”?如何做好至关重要的“儿童期诊断”?如何引入社会商业保险力量,分担罕见病的医疗保障?这些都是很现实的问题。
罕见病如果不被重视,那就真的成了“罕见”的疾病。如今,多数医务人员对罕见病缺乏治疗经验,对患者束手无策;多数罕见病患者对自己的疾病知之甚少,不知如何应对;病患长期居家,难以接受正常的教育,缺乏独立生存生活能力;部分患者家庭因病返贫,生活不易……
所以,罕见病患者特别需要“护生”。理想的“护生”状态是:罕见不孤单,罕见可强大,罕见亦骄傲。“护生”是医疗的事,更是社会的事。应对罕见病,最关键是“投入”两个字:医保社保要投入,筛查预防治疗康复要投入,医学科研要投入,医护人才培养要投入,诊疗体系建设要投入……一言以蔽之,破解“罕见病”的大难题,最需要大投入。目前基本医保对罕见病药品的保障和实际的支付投入,难以满足患者们的需求;而离开了方方面面的投入,美好的设想就会变成镜花水月沙上塔。
家庭陪伴和慈善关爱,当然也是一种重要的投入。著名慈善公益人士、台湾身心障碍者艺术发展协会创始人陈翠华,她的孩子也是身患罕见病,9岁开始就只能靠轮椅出行,在父母陪同下,去过很多地方旅行。陈翠华不仅陪伴呵护自己的罕见病孩子,她还投身于公益行动,创办“光之艺廊”,结集了许多自闭症儿童一起画画,进行慈善义卖。
家庭、政府、社会,一定要尽快地全方位动员起来,努力让罕见病变成“正常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