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城市:家门口的“诗和远方”
近日,《杭州市区加快公园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正式下发,其中提到,杭州市区今后三年将建成200个公园,持续提升城市的宜居度。
满城山色半城湖,一草一木皆生机,绿色就是杭州的幸福底色。城市里的公园,如同一颗颗绿色明珠,让自然风物与日常生活共融,成为人们的身心安住之地。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4.8平方米,而杭州为12.27平方米;而从公园数量来看,上海提出到2025年要建成各类公园1000个以上,深圳在2020年就已拥有1206个公园,而杭州2021年的公园总数为376个。不论是公园数量还是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杭州的建设步伐都可以也应该再快一些。
《行动计划》的出台,为杭州市区加快公园城市建设提供了指导性意见。建设公园城市,并不仅仅是在城市中多建几个公园那么简单。公园城市是一种先进的城市形态,将公园与城市空间、居民生活有机融合,相当于把城市“镶嵌”在公园里,构建完善的生态系统。公园城市是“两山”理念的生动呈现,既优化了自然环境,增强了生态价值,更拉近了人与城市、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让心灵得以小憩,在寻常生活中增添一份诗意。公园城市,是一种城市美学,更彰显出城市的人文魅力。
建设公园城市,为的是形成层次分明、形态丰富、功能多样的公园体系。根据《行动计划》,公园城市建设将形成“郊野公园—城市公园—社区公园—口袋公园”四级公园体系,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目标。从这个体系看,总体来说,离市区越远,公园面积越大;居住集中的区域,公园面积不会太大,但数量众多,便于市民就近进入公园。这样的布局更加合理,让大家在向往绿色空间时,不必都往西湖景区跑,而是能够便捷地享受普惠性的公共生态产品。
公园数量和绿地面积,直接关系着城市的宜居程度。公园不仅是城市的“绿肺”,更是人们除家庭和工作地点以外的重要活动空间,将深度参与人们的公共生活。公园城市,是城市发展的更高维度,让人们不必远行,在家门口就能找到“诗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