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时而变涵养“清明”之风
清明临近,长三角地区民政部门联合发出倡议,倡导安全祭扫不返乡;浙江省民政厅日前下发通知,要求现场祭扫采取预约、错峰、限流等措施,大力倡导不跨省域、不跨地区祭扫,鼓励采用线上祭扫、云祭扫等方式;杭州也发布通知,3月26日至4月6日,全市25家大型公墓实行预约祭扫。
种种倡导和举措,体现不搞“一刀切”,也突出“分类管控”。这已是新冠疫情暴发以来第三个清明节了。当下,疫情仍然多点散发,凝聚“坚持就是胜利”这个最大共识,要做打持久战准备,继续倡导非现场祭扫亦是其中之一。这对部分公众而言,的确会带来一些不便。但反过来,这其实也迫使我们在固有生活习俗、行为方式上做出转变。事实上,非现场追思为什么越发能够被人接受?一方面,这固然是出于疫情防控需要,也体现出广大公众识大体、顾大局,而另一方面,从客观载体看,移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也让线上祭扫、云祭扫等成为可能。这启示我们,推动数字化改革,也不妨加大移风易俗等方面的场景运用,以各种数字场景实现,吸引更多公众自觉参与,助推文明新风形成。
涵养“清明”新风,正是要做到顺势而为、因时而变。“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时节,追思缅怀先人,既体现物候变化,也注重精神寄托,激发感恩、缅怀、敬畏、沉思,这是传统核心价值所在。但也要看到,不同时代有不同传承方式,无论传承方式怎么变化,其精神内核自始如一。传统节日之所以绵延千载而不衰,恰恰是因为其能与时俱进。相较于形式,内容更为根本,祭祀也是如此。从既往看,清明时节,一些乡村“烟熏火燎”,白色浪费不说,甚至引发山火。而人员往来之间,车流拥堵,再加跨地区流动,车马劳顿,迎来送往,个中滋味也难免苦不堪言,其实未必不能做些改变。疫情给人类带来挑战,疫情也倒逼生活方式转变。如今,清明节早已列入国家法定假。就清明小长假来说,“静下来、慢下来”倒也让我们从过去“雨纷纷”路途奔波中,转换出一个难得的“清明”时间空间,于人情往来俗世纷扰中抽身而出,于静思中实现自我沉淀,体会慎终追远。
其实也不仅仅止于疫情期间,不妨立足于长远,进一步倡导和固化好非现场祭扫方式,并逐渐嵌入清明习俗之中。移风易俗、革故鼎新,不断创新网络祭扫、远程祭祀、书写寄语、鲜花祭扫等,让绿色、简约和低碳成为慎终追远的重要打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