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新天堂筑牢司法屏障
一年一度市两会,一项重要议程,是听取一府两院工作报告。
细细梳理本次两院报告,称得上是“金句”和“热词”齐飞。诸如,“以司法‘硬气’,弘扬社会正气”“加大对‘卡脖子’技术以及关键核心领域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重拳打击新型经济犯罪,为人民群众捂紧钱袋子”“不断释放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万有引力’”“让破坏环境者为修复环境‘买单’”“以案件质量证明‘公平正义永不缺席’,用实际案例诠释‘法不向不法让步’”……可谓掷地有声。也可以说,这五年来,杭州司法公正实现得如何,司法改革成效如何,人民群众获得感如何,答案不仅能从报告里找寻,更可从人民群众切身感受中发现。
事实也是如此。本届两会上,无论“移动微法院”“共享法庭”“公益诉讼”,还是“诉源治理”“司法为民”等,都为代表委员们所热议。联系这五年来具体实践:保持互联网法院先发优势,杭州推动技术创新、规则确立、网络治理向前迈进,上线全国首个跨境贸易司法解纷平台,破解标的小、数量多、结构化特征明显等难点,以著作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案件为突破,审结为数众多涉网知识产权纠纷案件。其余,“严重暴力犯罪案件连续五年下降”“用法治凝聚防疫共识”“用法治呵护‘少年的你’”,以及全面推开无障碍环境建设公益诉讼,对发生在杭州的人脸识别纠纷第一案、取快递女子被造谣出轨案等的审结,无数鲜活个案叠加,既紧密联系杭州发展实际,又突出司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让人切身感受司法公信力不断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不久前的全国两会上,人代会审议两高报告,“浙”元素多达14处,其中尤以杭州经验、杭州做法为重。这些好经验好做法,广泛包括办理争议性案件、推动整治社会治理和执法司法突出问题、服务保障区域发展等。不仅仅数量上,在司法所涉领域深度和广度上,也都有了更大创新突破。而从历年“两高”报告看,“浙”元素、“杭”元素也一直都是重头戏。当下,杭州正在合力谱写“奋进新时代、建设新天堂”辉煌篇章。2022年更是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举办之年,推进高质量建设发展,筑牢司法屏障,我们要继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要以勇于实践、大胆探索,破解改革“肠梗阻”难题,在群众关切处发力,努力适应数字化变革和新经济新业态发展挑战,打通堵点,消除痛点,为全国贡献更多杭州经验、杭州智慧。
法律权威源自人民真诚信仰,司法公信源自人民内心信赖。正如“两院”报告所提出,筑牢司法屏障,要“努力让法官从‘干全程、管全面’回归裁判者本位”“让人民群众更好地走进检察、参与检察,让杭州检察更好地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展望未来,只要我们努力增强更有力改革举措和担当意识,就必定让人民群众尽享公平正义的阳光普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