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一纸证明成为麦收的“绊脚石”
近日,网上流传一段村民收麦子时因为核酸证明跟村干部发生争执的视频,引起了多方关注。对此,农业农村部明确表示,已经要求各小麦主产省优化细化核酸检测等管理服务措施,保障麦收人员和机具畅通无阻。
眼下正是小麦主产区收割的关键时期。农业生产讲究时令,俗话说,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此时确保麦收顺利,做到不漏一块地、不漏一户麦,实现应收尽收、颗粒归仓,也就尤为重要。
客观地说,当前全国多地的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在这种情况下,对人员的跨区域流动设置相应的规范,例如要求出示一定时间段内的核酸阴性证明,也有合理性。不过要明确的是,疫情防控与麦收并不矛盾。小麦的机械收割涉及农民、农机手的跨区域作业,这就要求有关部门提前研究具体措施,做好区域协调工作,打通堵点难点,为农民、农机手收麦创造便利。
农情连着粮情,粮情连着民情。能否解决农民的麦收难题,也是检验有没有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直观标准。如果生硬照搬疫情防控方法,对农民麦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视而不见,看似对疫情防控负责,但实际上是一种懒政。有关部门特别是基层一线工作人员,应当多从农民的角度考虑问题,不能只是说“不能办”,而是应该多想一想“怎么办”。既要防住疫情,还不能耽误麦收,这才是小麦产区有关部门的应有之责。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粮食安全,关系国家经济的大账本、国家安全的大战略。从更高的层面看,夏小麦能不能顺利收割,关系着我们国家的粮食安全。因此,有关部门更应该确保农机跨区域转运和农民下田收割顺畅,把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里。
保障粮食安全,关键是要保粮食生产能力。对此,农业农村部已经出台了一系列具体措施,例如对核酸检测结果超过48小时的农机手和农机车辆及配件承运司机,实行核酸抗原检测“即采即走即追”管理,确保麦收作业不停顿。好政策还需要有关部门积极落实,让田间的每一粒结晶,都成为端牢“大国饭碗”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