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史诗品一方人文 ——对话茅盾文学奖得主王旭烽
编者按:“诗画江南、活力浙江”作为浙江省域品牌,于今年6月在省第十五次党代会上正式发布。这8个字,发轫于浙江人民始终秉承的富于创造力的文化基因与传统,体现了浙江厚重的历史底蕴、优美的山水风光,展示了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社会的发展状态。本报今起推出“文润浙江@我的‘诗画江南、活力浙江’”系列报道,围绕省域品牌主题词的主要内涵,对话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品味江南的诗意浪漫、汲取生生不息的创新活力。
最近,茅盾文学奖得主王旭烽主笔的《浙江文史记忆·省卷》正式出版;她也刚刚完成了新著《吴越王》,这是一本写吴越国三代五王的历史随笔——这位作家的写作话题,常常围绕“诗画江南”。
何为江南?王旭烽的江南观,源自她在这片土地上最真实的生活经历。
王旭烽在杭州长大、求学、工作、成家。多年来,她一直用文字书写杭州的美与过往,笔下的作品也呈现出一种厚重的史诗品格。
江南首先是她的故乡。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她总是浸润其间,互为一体。江南对于王旭烽来说,是生活的艺术化和艺术的生活化。因此,审美地面对日常生活,便是王旭烽的江南观。比如在作品《望江南》中,她借着主人公杭嘉和之口说:能在西湖边喝一杯茶,就是人生最幸福的事。
在王旭烽眼中,西湖是诗意的栖居地,也代表着乡愁。而当特属于杭州的龙井茶和西湖相碰撞,便产生了独特的江南意蕴。“龙井茶的特点是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它的品鉴哲理是‘无味之味至味也’。”王旭烽说。
采访中,她向记者说起了最江南的意向——茶。当谈及何为茶的“至味”时,她引用康熙年间,钱塘诗人陆次云品饮西湖龙井后所写的《湖壖杂记》一文:“啜之淡然……觉有一种太和之气,弥沦于齿颊之间,此无味之味乃至味也。”
旧时士大夫饮茶,追求的是茶的清香、味的淡雅。这种返璞归真的美学理念延续至今,不失为一种江南的诗画意蕴。
或许因为大学时学习的是历史专业,在王旭烽心中,杭州的历史人文气息,总是格外吸引人。于是,当朋友远道而来,她会选择带他们去那些不怎么热闹,却有历史底蕴的地方。比如她曾经带王蒙先生去净慈寺和章太炎纪念馆游玩。“1999年,我还带着陈忠实先生逛杭州,我们去了西泠印社、于谦墓祠,还有蒋庄。陈忠实先生非常喜欢翠柏环绕、庄严肃穆的于谦祠。”王旭烽说。
将目光从过往的历史拉回当代,今日浙江呈现出的活力,被王旭烽敏锐地捕捉到了。
“比如温州人,我所接触过的温州同学、朋友、企业家,他们都有一种敢闯、敢做的精神。”王旭烽说,温州山水奇崛,一方山水也养成了一方人的特性。温州商人用敢拼的性格走出山区,他们在外面抱团生存。他们“精明”,但待人接物时会选择让双方都舒服的方式。
“我觉得这就是浙江人的‘精明’,它并不是一个贬义词。”王旭烽告诉记者,小时候过年时,亲戚都会烧一盆鱼或者一个大猪蹄子当作供品,这盆食物只能看不能吃。后来,她再去亲戚家,发现他们会用烧过的木鱼或木猪蹄替代,不浪费食物的同时,也能发挥这盆“食物”的作用。这是一种好的“精明”。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这种促使浙江人“勇立潮头”的活力源自哪里?在写作《吴越王》的过程中,王旭烽有了答案。
“北宋时期,忠于国家的精神、广为流传的佛教、丝织业的繁荣和普遍的家训之风,这些离不开吴越国的奉献。”王旭烽说,尤其是吴越国最后一位君主钱俶,在太平兴国三年,献两浙十三州一郡归宋。“纳土归宋”,和平统一,这个顺势而为的举措,避免了百姓流离,让吴越国这一块文化高地得以保留,吴越文化能够顺利延续至北宋,乃至影响今天的浙江。
在王旭烽看来,从最早的“士族精神、书生气质”——中国文化典雅精致的代表,再到如今海纳百川、聪慧机敏、经世致用、敢为人先的现代品格,吴越文化构成了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风云激荡的近代中国,浙江能够走出鲁迅、秋瑾、范文澜、蔡元培、竺可桢、朱自清等影响深远的人物,也就不足为奇了。
“用史诗品一方人文,‘诗画江南、活力浙江’正是对我们所生活土地的最好概括。”王旭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