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养老托育服务优质共享的杭州探索

2022-12-05 09:10:48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老爱幼、推己及人,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共同富裕的题中之义,历来被中国人视为美风良俗而世代相传。“人间天堂”杭州,东南形胜,自古繁华。杭州之美,不仅在于其山水相依、诗画江南的独特韵味,还在于其精致和谐、润物无声的品质生活。在争当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的背景下,杭州更加聚焦“一老一小”的民生发展问题,积极推进养老托育服务优质共享,努力让“老有颐养、幼有善育”成为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图景。

构建协同完备的

公共政策支持体系

制定和完善普惠型的公共政策,是政府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杭州不仅将做好养老托育服务工作持续纳入民生实事项目,还注重不断完善相关公共政策体系,整体推进“一老一小”民生事业的发展。

在优化养老服务体系方面,自2020年以来,杭州不仅颁布实施《杭州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还出台了《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杭州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的实施意见》,以及《杭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等五部门关于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医疗健康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居家养老服务质量规范》等文件近40个,形成了“1+1+X”结构的养老服务政策体系,在用地保障、融资信贷、财政支持、税费优惠、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予以政策支持。在构建托育服务体系方面,近年来杭州也出台了《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健康发展的通知》等文件近10个,初步构筑起托育设施建设和照护服务供给支撑性政策体系。

2022年10月,在养老托育服务良好的发展基础上,杭州市政府又专门印发了《杭州市“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将以“一老一小”为重点的全生命周期公共服务优质共享作为推动共同富裕的关键抓手,推进“老年友好型城市”和“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努力让共同富裕成为全市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真实可感的事实。

推动公共服务

市域一体化优质共享

多年来,杭州一直注重通过体制改革与政策创新,构建多层次、全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配置公平、发展均衡的社会事业体系,不断缩小城乡和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加快打造市域一体发展、全民共建共享的公共服务和保障体系。由此,杭州的养老托育服务市域一体化优质共享进程也得以不断推进。

例如,在“十三五”期间,杭州建立了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两大社保制度平台,基本实现老年人养老和医疗保障全覆盖。同时,杭州市还建立了逐年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的机制。尤其在2021年,杭州将市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提高到每人每月310元,比原标准提高50元。此外,杭州还积极推进养老服务供给侧改革,分类打造社区级照料中心、镇街级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探索家院互融的社区“嵌入式”微型养老机构建设,全市共建成村社老年食堂1600余家、照料中心2900余家,基本形成城乡15—20分钟养老服务圈。

而针对“办托找房难”“收托价格高”“送托不放心”三大难点痛点,杭州则积极推进普惠托育服务集成改革,加强全市层面统筹,从机制上解决婴幼儿照护服务的要素资源保障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例如,通过制定《杭州市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配建办法》,在全国首创建立可落地、有保障的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配建机制。该办法充分体现规划先导思路,明确规划配置具体要求,新建居住区、已建居住区按每百户一定面积配置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产业园区按每万人配置一处设施,并且从规划、建设、移交、使用管理多个环节将专业意见参与其中,突出部门协同性和全流程管理,保障配建用房婴幼儿照护服务用途,提高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的可达性、便捷性。

激发社会力量

参与普惠性公共服务

在现代社会,“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共建共享”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越来越占据主导地位,而社会力量无疑是其中的源头活水。为此,杭州注重激发社会力量,并为其有效参与提供普惠性养老托育服务拓宽政策空间。在养老服务方面,杭州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引进行业知名养老品牌,促进养老服务业快速发展;推进养老产业园、老年用品市场、为老服务街区建设,初步形成“一区一特色”的产业发展格局;鼓励养老社会公益组织参与入户看护失能、失智人员工作,引导社区发挥邻里互助优势,发展邻里互助看护服务。基于此,近年来杭州的养老机构建设稳步推进,镇街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并与社区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错位发展、互为补充,从而形成了高端有市场、中端有供给、低端有保障的养老服务发展格局。

在提供普惠型托育服务方面,杭州市本级和区、县(市)层面积极出台政策,为社会力量参与普惠托育服务供给提振信心,让普惠托育服务供给的主体更加多元,为有需求的3岁以下婴幼儿家长提供更多质量有保障、价格可接受的托育服务。

创新方式方法

提升数智化服务品质

作为“移动办事之城”,杭州的数智化服务一直走在全国前列。近年来,杭州积极发挥数字技术优势,通过创新方式方法不断提升养老托育服务品质。例如,通过抓好国家人工智能养老社会实验工作,首创养老电子津贴“重阳分”和电子养老卡,惠及29万多名老年人,成为全国“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同时,注重提升数字服务适老化水平,减少老年人在出行、就医、消费、文娱、办事等高频事项和服务场景中的“数字鸿沟”。杭州还迭代“数智托育”改革。在服务端,上线“一键入托”,为群众提供身边的托育服务机构一图展示、预约探园、预约体检、报告查询等服务。在治理端,上线医育结合数字化平台,监管托育机构规范发展,实现托育服务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儿童保健协同管理。

“一老一小”也是就医“急难愁盼”问题的重要利益相关群体。对此,杭州依托全民健康云和城市大脑,通过打造“1+3+N”健康大脑体系架构,着力提升卫生健康服务的可及性、便捷性,切实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例如,2021年,在富阳区试点成功的基础上统一互认标准、建立数字体系、重塑互认制度,杭州在全市域推进医学检查检验互认共享数字化改革。据统计,目前累计有436项检查检验项目纳入互认,并实现了省、市、县(市、区)、街道(乡镇)、村(社区)全贯通。

当然,养老托育两种服务并不应截然分立,毕竟“含饴弄孙,颐养天年”一直是中国人幸福生活的真实写照。对此,杭州也注重结合时代背景积极探索实践。在推进共同富裕的新征程上,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一老一小”各项公共服务政策的不断完善和落实,杭州这座幸福之城必将更加令人向往。

(作者系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共同富裕研究中心秘书长、副研究员)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姜方炳 编辑:陈俊男
杭州宣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