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人郑芬兰:一梭一布天地宽
杭州日报讯 晨起背包行走各地,午后回乡织布会友,郑芬兰的一天是从行走开始的。近20年的时间里,她的足迹踏遍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寻访过上百个留存有老手艺人的古村落。最远的村落如云南水沟头寨、西藏那曲兴民村,已经接近边境。
郑芬兰是杭州市政协委员,也是浙江省土布纺织技艺非遗传承人、余杭区妇联界别政协委员、百丈传梭博物馆馆长,创有土布服装品牌小巷三寻。
土布纺织这项源自乡土的技艺,她自8岁接触起,至今已有40年。上世纪90年代,郑芬兰来到杭州读大学,从此便扎根下来,顺带着将这份传承世代的非遗手艺送往建德、余杭等地,也打开了当地妇女致富谋生的新思路。
建于余杭百丈的传梭博物馆,就源于郑芬兰的一次授艺培训。2019年起筹备,正式开馆还不到一年,它已发展为集游客参观、研学教育、手艺活化、女性双创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综合空间,为当地源源不断吸引客流。馆内常年展出的各类纺梭品22000多件(组),都是郑芬兰寻访村落而来,或者由他人捐赠所得。
“其实,有手工底子的妇女不少,我第一次来到百丈时,首批就培训了300个妈妈。她们以前做拉丝竹编的活计,以后也不一定人人都去织布,但我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告诉她们乡村大有可为,让大家重拾对乡村的信心。”
刚刚召开的党的二十大,给了郑芬兰启发。她认为,对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共富来说,物质富足和精神富有,两者缺一不可。如果说手工织就的土布里驻留的是乡村的时光,兴旺的是一地的业态,那么“村里的年轻人回归,与来村里游玩的城里人共融,彼此交流碰撞,这也是一种共富——理念的共富。我们贯彻大会精神,助力农村发展,要像报告中提到的那样,帮助‘畅通城乡要素流动’,走出去与引进来并举。”
传梭博物馆的外墙上写着一句话——手工艺是一门世界语言。同样的,作为政协委员的郑芬兰把土布纺织这门古老技艺的活化,看做妇女参与乡村振兴事业的途径之一。对她来说,梭不只是纺织机上牵引纬线的工具,更是联结城乡、牵引一地走向共富的纽带。
眼见着传梭博物馆名头越来越响,当地的主题民宿、乡野厨房纷纷开张。当然,在类似餐垫这样的细节中,处处都是手工的影子。寻访乡村的过程中,大伯的红曲酒、爷爷的豆腐、外婆的包子、奶奶的笋干、阿婆的豆浆等富有风土人情的特产,也被发掘出来,插上互联网翅膀重新定义了价值。
“我很感谢政协委员的这重身份,让我能向更多人讲述大山里用金银线编织共富路的故事。”如今,郑芬兰有了更多计划,她受邀进学校、进社区、进景区推介手工之美,将日程排得满满当当。
将来,她还打算立足杭州,联动她在全国重点推广土布技艺的10个村庄2000多名妇女,共同发扬手工艺之美,打造乡村品牌,探讨在保护中发展古村落的长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