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韵 亦在“壮怀激烈”中

2022-12-06 08:59:19

杭州日报讯 何谓“宋韵”?大体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其一是宋代文化,其一是宋代人的生活方式。一个“韵”字,凸显当代人对宋代文化和宋代人生活方式的向往。

“宋韵”到底是什么样子呢?今年热播的电视剧《梦华录》可谓“宋韵”之集大成者。然而《梦华录》表现的时代是在北宋,而非南宋。北宋与南宋,虽然同为一“宋”,但在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差异实有天渊之别,最大的差别就是,北宋是“大宋”,南宋则偏安一隅、甚至向金国称臣。

南宋经济、文化的繁荣,为今人赞不绝口;南宋人生活的精致闲适,为今人津津乐道。但岂不闻林升有诗:“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至今脍炙人口。又有无名氏《题壁》诗:“白塔桥边卖地经,长亭短驿甚分明。如何只说临安路,不较中原有几程?”前两句说明南宋交通之发达,地图都有得卖了,而且标记很清楚,像今天的高德地图一般;后两句则对南宋政权只求苟安、不图恢复,激愤之情溢于言表。

精致闲适,绝非南宋人全部。

钱钟书《宋诗选注》选陆游诗最多,钱氏也对陆游特别推崇。钱钟书论陆游诗:“他的作品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悲愤激昂,要为国家报仇雪耻,恢复丧失的疆土,解放沦陷的人民;一方面是闲适细腻,咀嚼出日常生活的深永的滋味……”并说在相当长时期,“陆游全靠那第二方面去打动后世好几百年的读者……就此造成了陆游是个‘老清客’的印象。”陆游当然不是一个“老清客”,而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梁启超说他:“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集中十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辜负胸中十万兵,百无聊赖以诗鸣。谁怜爱国千行泪,说到胡尘意不平。”

汴京失陷,宋室南迁,国破家亡之恸,山河改色之悲,北望故国之思,成为当时社会氛围的主流,是以历代爱国主义诗篇以南宋为最盛,爱国主义诗人以南宋为最多。谈“宋韵”,必然谈西湖。那么谈“西湖”,我们会不会想到岳武穆呢?就是那个“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的岳武穆;岳庙岳飞像上方有四个大字:“还我河山。”清代袁枚有诗:“江山也要伟人扶,神化丹青即画图。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西湖文化,不只有山外青山、楼外楼台,还有“青山忠骨”——岳飞、于谦、张煌言、秋瑾……正应了李大钊烈士的一句话:“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川。绝壮的音乐,多是悲凉的韵调。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

词有婉约、豪放之别,“宋韵”应该也有婉约、豪放之别吧,有时檀板红牙、浅斟低唱,有时仰天长啸、壮怀激烈。爱国主义、家国情怀,是宋韵中最为震撼人心的篇章。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评论员 翟春阳 编辑:陈俊男
杭州宣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