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热的文博游 文旅深度融合的新实践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为一个博物馆远赴一座城的旅行,成为新风尚。
脱下“高冷”外衣的博物馆(展览馆),正变得越来越亲民,不仅自带“热搜”体质,还长期位居假日旅游热门景点的“C位”,这从近期各大在线旅游平台发布的数据榜单中可窥见一二。携程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该平台上预订量最高的景区类目中,博物馆(展览馆)已经超过了动物园与主题公园,预订量排名由去年的第四位跃升至第一位。
文博游热度的狂飙,绝非偶然。从来去匆匆、拍照打卡式的传统旅行,到时下追求沉浸式、探索性,旅游模式在更新迭代,随着人们对于文化的需求、知识的渴望越来越强烈,旅游体验不断地向纵深拓展。
而文博类综艺节目、“出圈”文物、跨界合作等文物活化的创新实践,也是一剂催化良药。《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家宝藏》《国宝很有戏》《唐宫夜宴》等综艺节目(演出),打破了以往博物馆在游客心中的刻板印象,一举将文博游推上了热门旅游线路。
热度席卷而来,文博游也变得精致且多元。在保持专业性、权威性和深厚博大的精神内核的同时,各大博物馆不约而同地转变赛道,与普通游客“双向奔赴”。
硬件方面,智能导游、裸眼3D巨屏、数字化展示等成了众多博物馆的新标配,排队拍照的“网红墙”、卡通化的文物文创产品、24小时博物馆等文旅产品与体验形式,既有新鲜感又有话题性,恰到好处地拿捏了移动互联网的社交属性;软件方面,各博物馆积极呼应游客的文化需求,陆续上线优质且具创意的展览、主题文化活动,打破文化的壁垒。
从“清冷殿堂”到“流量大咖”,变身热门打卡地的博物馆(展览馆)是文旅深度融合的新实践。短短几年间,它们从旅途中可有可无的文化地标,变成旅行的主色调。每逢节假日,中国国家博物馆、浙江自然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南京博物院等热门场馆的抢票难度,丝毫不亚于流量明星演唱会。
可观可玩的场馆,令人沉浸其中的国宝、文物,优秀的传统文化,正在成为文博游的“流量”密码。
当然,热闹不能只浮于表层。文博游兼具文化与旅游属性,体验度越高、服务越好、文化供给越丰富,才有更精彩的“诗与远方”,旅游的后劲才会更绵长。当下,无论是城市、场馆还是旅游市场,仍需思考的是,如何健全功能、完善服务、突出特色,让走进来的游客、访客,能够体验游玩、接受滋养、深层次感受,而不仅仅是拍照打卡式的“到此一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