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边摊要“烟火”不要“扰民”
近段时间,全国多地都不再禁止路边摊,“烟火气”成了生活中的常见景象。不过在有的街区,居民们并不欢迎路边摊。例如在上海知名的安福路,有路边摊经营者被志愿者劝离,居民们也认为路边摊给自身的生活带来了困扰。
路边摊是一种低门槛的营生,它让很多人获得了灵活就业,犹如经济的“毛细血管”,广泛地激发着经济活力。不过从具体情况看,一些地方的路边摊跟居民的生活产生了冲突。有的街区道路狭窄,摆上路边摊后,居民日常出行受到了阻碍;至于油烟、噪音等等问题,更是居民投诉的重点。摆个路边摊,不是那么容易。
路边摊的有序规范经营,需要有关部门的科学引导。从部分居民对待路边摊的态度来看,并不是每条街都适合开展流动摊点经营。如果有的街道人行道狭窄,在这样的街道设置路边摊,显然会对居民的生活造成较大影响。路边摊的设置,也需要在科学调研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区域规范经营。这既有利于形成市集的氛围,吸引人气,形成规模效应,也便于有效管理,维护好公共秩序和环境,让多个主体都受益。
路边摊要摆好,离不开商户和顾客共同保持文明习惯。路边摊经营的商品种类繁多,容易产生垃圾,也增大了卫生清理的压力。摊主和顾客都应增强公共意识,将垃圾规范投入指定地点。同时,各摊点如果用音箱招揽生意,应当合理设置音量,避免影响周边居民。只有共同维护好路边摊的经营秩序和市容风貌,“地摊经济”才能得到更多人的支持。
对于路边摊来说,以往的“一刀切”禁止固然不合时宜,但如果任其“一摆了之”,也不是负责的态度。如何管好路边摊,上海开了个好头。据悉,上海已经完成《关于进一步规范新时期设摊经营活动的指导意见》的征求意见工作,很快将发布相关细则。在目前放宽“地摊经济”的大形势下,应当探索活力与规范兼具的路边摊经营管理模式,通过“小地摊”激发经济的内生动力,同时引导“地摊经济”文明有序发展,要“烟火气息”,不要“扰民”。这一社会治理课题,也需要更好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