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亚运”时代 如何读懂“我们都一样”
“在生命奔腾的路上,往爱的方向,渴望远方,倔强成长,傲然绽放。”杭州亚残运会宣传推广歌曲《我们都一样》唱出的是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的心声。
“我们都一样”:残疾人与健全人,都是“我们”的组成部分;“一样”,都一样享有社会资源的权利、一样享有追求幸福生活的权利。在赛场上,残疾人运动员带给我们一场又一场精彩的赛事,一个又一个人生的高光;“后亚运”时代,我们的社会又该如何从“需求侧”来满足残疾人的需求?他们早已不仅仅局限于吃饱穿暖,而是需要更加平等地融入社会的机会。
A
市民声音
“残健共融” 让特殊不再“特殊”
平视,就是最好的帮助;融合,是最好的方式。
“想带着孩子们和‘飞飞’一起飞翔。”全国助残先进个人、杭州弯湾托管中心创始人徐琴,担任杭州亚残运会第6棒火炬手,在朋友圈写下这一句话。
最近“弯湾”的伙伴们都在忙着做毽子、踢毽子。掀起这一“复古热”的徐琴,看着孩子们踢毽子的样子特别欣慰:“这样的画面真美。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时代在变化,但这句话始终不变。”“后亚运”时代,身体健康仍然是“革命的本钱”。
“生活即教育。”弯湾托管中心有一句标语——帮助他们,减少帮助。这是徐琴最初的愿望,也是弯湾的初心。在徐琴看来,无论是杭州亚(残)运会这场家门口的体育盛事,还是每天的各种课程与实践,都是“弯湾”与社会相沟通、相连接、相融合的途径,帮助他们走出家门、走向社会。
对特殊群体来说,他们最大的希望就是不再“特殊”。徐琴说,当特殊群体、无障碍设施等这些“特殊”被视为常态、融入生活,当人们不再带着特殊的眼光去看待“特殊”时,才是真正的“我们都一样”。
消除障碍、平等对待是未来社会对待残障人群时应有的态度。
以杭州亚残运会为契机,更有助于各方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更好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
杭州市肢残人协会主席王亚东注意到,今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正式施行,这是中国社会对于无障碍环境建设的重大举措。借助筹办亚运会、亚残运会的契机,杭州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有了很大的提升。“事实上,从设施的建设到法律颁布,需要的是落到实处,归根到底是理念的提升。”王亚东多次提及“残健共融”,而“共融”面临最大的挑战是来自于环境、态度,甚至制度和文化上存在的障碍,“我们强调的融合,应该是消除一切障碍和歧视,让残障者平等地,有尊严地参与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痛苦、悲伤、怜悯……这些词不应该成为我们这个群体的标签。”王亚东说。亚残运会一结束,杭州市肢残人协会就邀请到亚残运会首金获得者谢毛三做励志分享。王亚东认为,帮助是相互的。社会给予这个特殊群体更多便利,而这个群体则会反哺给整个社会更强有力的正能量,正如亚残运会所弘扬的顽强拼搏、奋勇争先的体育精神,自强自立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B
专家观点
保障不被“边缘” 淡化“弱势”标签 在细节中更包容更文明
“语言是文明的外在表达,只要稍加思索‘残疾人’这个词,就会明白其被动之处来自于对健全人‘无疾’的对位。”浙江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浙大城市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助理应腾留意到亚洲残疾人运动会的届数,“我们发现,当杭州举办第19届亚运会时,亚残运会才举办到第4届。显然,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对于残疾人并不是完美的,尽管中国已经率先起步——因为首届亚残运会就是在中国广州举办。”
应腾认为,社会对残疾人关爱和关注的增多,得益于科技的进步,社会功能中能够兼顾到残疾人的方面也在不断增加——就像亚残赛场上“会说话”的观众手册、“摸得到”的服务指南,就像工作人员所践行的“蹲下来服务”理念。
但留给我们思考的任务也更难了——
当我们逐步用技术铺平残疾人与普通人之间的生理机能差异,更多地用服务为残障人士“消残”“去障”,我们不由得需要从“需求侧”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残疾人需要的是更周到的服务,还是更自然地融入?
显然,我们的社会观念已经迫切需要进入新的迭代期。如果说,当前阶段我们对残疾人关怀的重心在于如何令其不被漠视,如何使其感受到“舒心、暖心、安心”,那么到下一阶段,或许就应该集中于让其进一步感受到不被“边缘”,淡化他们身上的“弱势”标签,弱化身体欠缺与疾病之间的强关联——关爱而非照护,平等而非特殊。
如今的体育盛会,早已超越呈现最高贵肉体和精神的原初意义,尤其是亚残运会这样的窗口,除了让残疾人获得展示的舞台,更重要的是宣告了社会的多元性,让大多数平常人看到平凡生活之中不同人群的样态。而在这种“看见”之后,如何做就变得极为重要。如果未来的餐厅能够像赛事服务一样,同时提供一般人群和残疾人士就餐;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像面对赛事选手一样面对残障人士,更多关注其服务社会、努力工作的成就而非仅仅是“身残志坚”,那么我们相信,在这些细节的变化中,我们的社会也变得更加包容也更加文明。
当然,公平对待残疾人,恰恰不是无差别,现代残疾技术研究发现,由于身体上的区别,残疾人对技术的“体验”会与普通人有很大不同,因此要保障残疾人的权利和可达性,就需要更进一步地拓宽服务保障渠道和思路,以确保他们可以真正从社会进步中获益。我们如何应对人类的参差,正是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智慧和力量的彰显,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人民立场的最好体现。
C
他山之石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落幕后,“无障碍环境”的概念继续延伸、融入城市方方面面,冬残奥会遗产在赛后继续造福广大群众,使残健共融理念成为更多人的自觉行动。
在张家口赛区的国家冬季两项中心,有一条2.5米宽、近1000米长的专用通道。坐姿运动员换上坐姿滑雪器后,可以独立完成热身、参赛、赛后采访等流程。
在北京冬残奥会中,这样的考虑还有很多,比如延庆冬残奥村志愿者们接受的培训——不主动提供帮助,但在残障人士提出需要时热心帮助。这背后,是希望能让残障人士像其他人一样独立完成活动,获得平等与尊重。
纵观整个城市,北京的社区、地铁、商超、公园、医院等诸多区域提供了无障碍预约服务。提前打个电话,就有工作人员带着爬楼机上门,还能乘坐无障碍车去进行免费康复训练。
D
杭州行动
杭州亚残运会期间,3000多名运动员度过了安全感满满的半个月。亚残运村的所有区域都进行了无障碍改造,让运动员“如履平地”。
从火炬传递时的智能导盲犬到实时手语翻译智能AI“小莫”,科技进步只是手段,更重要的是服务理念的升级,亚残运会让很多应用从“我觉得你需要什么”向“自己决定需要什么”转变。杭州市残联理事长杨英英认为,这些理念和成果无疑将“飞入寻常百姓家”,惠及所有行动不便的老人、儿童、病人,为杭州后亚运时代的城市建设确立新理念、新标杆。
参与编制《杭州市无障碍环境融合设计指南》的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教授陆激认为,这本指南是亚残运会留下的宝贵遗产,也是杭州无障碍环境建设进程的里程碑,“最终将转化为杭州正在创建的全国无障碍建设示范城市、‘一老一小’友好型城市的新目标、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