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一节课40分钟” 值得探索

2023-12-13 08:45:56

学生一节课的时长,在40分钟上下,不过,这样的设置可能要变动了——近日,多地教育主管部门印发相关意见,提出学校要充分发挥课程设置与管理的自主权,在保证每周课程总时长不变的情况下,自主确定每节课的具体时长,灵活开设长短课、大小课。

一节课不再是固定的40分钟,已经有学校开始进行这样的探索。例如,杭州市崇文教育集团最开始在体育课上探索长短课的方式,随后再推广到其余课程。在宁波、深圳等地的一些学校,不同的课程也对应不同的时间长短。

一节课应该有多长时间,不能随意设置,需要参考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等多方面的知识。40分钟一节课,这是长久以来的标准,不过儿童青少年的注意力集中持续时长并不相同。七八岁刚上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保持专注力的时间很难达到十一二岁孩子的水平。此外,不同的课程,保持专注力的难度也不一致。如果有一些互相讨论的环节,一节课的时间可以长一些;如果是英语听力、课文阅读理解之类的课程,信息密度大,孩子的专注力可能持续不到40分钟,到了课堂的后半段,注意力也下降了,学习效果也未必能达到预期。总的说来,一节课到底应该有多长时间,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设置。

小小的一张课程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孩子们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效果。统一将每节课设置为40分钟,有利于维持教学秩序,但却未必符合孩子的学习成长规律以及个性化教学的要求。告别“一刀切”,灵活设置单节课的时长,也是因材施教的体现,为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提供了更多可能。

实行长短课,对固有的教学体系是较大冲击,需要统筹考虑整个教学计划和整个学校的课时长短,做好教学计划的衔接。这对教师及学校来说,都是一场考验。进行试点探索的学校,需要改善教学评价体系,鼓励教师大胆进行创新实践,提升课堂质量,将基础教育的统一性和学生的差异性更好地结合起来。

改变长久的教学模式,困难不小,道阻且长。不过,在教育大纲的整体框架下,用好用足办学自主权,尊重顺应青少年儿童的学习成长规律,打破“一节课40分钟”的惯性思维,值得鼓与呼。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评论员 王俊勇 编辑:程慧雨
杭州宣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