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明再现中走向未来
在本届“良渚论坛”的中外考古学家对话分论坛上,希腊考古学家苏尔塔纳·玛丽亚·瓦拉莫蒂分享了在希腊北部发现公元前1500年粟遗存的报告。
粟作农业源于中国,被列为“五谷”之首。那么,粟又是如何从中国传播到希腊的,以及如何传播到中亚、南亚、东南亚等地区的呢?尽管考古学界还没有统一的结论,但可以肯定的是,是各地域、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促进了粟的传播。粟,可说是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最早的贡献之一。
传播,总是相互的。我国的农作物中同样有很多来自其他地域,有统计称多达二十几种。公元前139年和公元前119年,张骞先后两次出使西域,打开了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以至通往欧洲的“丝绸之路”,从此中原地区的铸铁、开渠、凿井等技术和丝织品、金属工具等,传到西域乃至欧洲,葡萄、核桃、苜蓿、石榴、胡萝卜等来自西域、南亚、欧洲的农作物相继传入中国。张骞通西域,第一次张扬起国与国之间平等、诚信交往的外交理念,构建了汉朝与西方国家友好交往的桥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经济的交流和发展,为中国汉代昌盛和后世的对外开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整个世界的文明与进步注入了新的活力。
诚如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刘斌所说,“考古发现证明,世界各地的文明有着多种多样的产生和发展的道路,回望古代,可以更好地理解现代。” 从这个意义上讲,“良渚论坛”不仅是中华文明的主场,更是世界文明的主场。不同文明在这个主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交流互鉴,共同探讨如何进一步促进人类的共同发展,如何破解战争灾害、自然灾害、可持续发展等一系列难题。
本次中外考古学家对话分论坛的主题是:文明的再现——全球视野下的考古学与文明形态多样性。文明的再现,不是要回顾光荣的历史,而是要在再现中鉴古知今,寻找走向未来的道路。文明的再现,会让我们看到文明形态多样性的丰富多彩,但我们更应该着力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个新形态,应该超越文明形态多样性,践行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